她是一位与武则天、唐中宗时期历史密不可分的传奇人物,同时也是历史上十分悲惨的人物。为什么说她是十分悲惨的人物呢?虽然她做过皇帝的妃子,也养过男宠,上官婉儿死无全尸,身边的男人无数,但却迟迟没有迎来一位真心相爱的人!
她就是著名的才女上官婉儿,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她的四段情史。
上官婉儿是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的孙女。麟德元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家族籍没。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庭。她十四岁的时候,出落得妖冶艳丽,秀美轻盈,一颦一笑,自成风度,加上天生聪秀,过目成诵,文采过人,下笔千言。也正因为这样,14岁的上官婉儿被武后所赏识;因得一首《彩书怨》得到了武后的赏识,从此让其掌管宫中诏命。
上官婉儿最后被李隆基赐死。上官婉儿其实本可以在武则天退位后,退出政治舞台,可惜她的野心太大了,最后李隆基为了保护政权,将她赐死。一、武则天最信任的秘书上官婉儿成长史上官婉儿,唐朝著名的女官、诗人,祖父是上官仪。唐。
上官婉儿也因此结识了太子李贤。当时上官婉儿正值情窦初开的年纪,而太子李贤则是血气方刚年龄,天资聪颖、容止端雅,而上官婉儿又是李贤的侍读,结果长时间的相处,才子佳人自然擦出了爱的火花。
然而,事实证明,上官婉儿和李贤的爱情最终被无情的现实所夭折了——权力漩涡。
公元710年,临淄王李隆基,即后来的唐玄宗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上官婉儿与韦后同时被杀。韦后被杀,当属咎由自取;而上官婉儿之死,却让后人唏嘘不已。上官婉儿 景龙四年,即公元710年,太平公主势力风生水起,上官婉儿依。
3年后,武则天为了权势的需要,废黜了年仅二十七岁的李贤太子之位。而负责起草废黜诏书正是十七岁的上官婉儿。可以想象当时上官婉儿接到这个命令,内心是多么的悲伤无助,又无可奈何?写诏书的过程,想必也她心在流血,情断义绝的时刻吧。
由此说明上官婉儿并不是韦后与安乐公主一党,上官婉儿是被冤杀的,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上官婉儿墓志 一个悲剧式的 历史 人物 上官婉儿出生不久,祖父上官仪因罪被武则天所杀,随母郑氏被罚入内廷为婢。上官婉儿自幼苦读诗书,不仅能吟诗著。
武则天晚年为了排除孤独寂寞,极为放荡,选了不少男宠来侍奉自己。先是有薛怀义,然后有御医沈南蓼,再后来便有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
张氏兄弟貌胜潘安,被武则天视之为活宝。因为武则天将上官婉儿视自己最信任的心腹,甚至在和张氏兄弟进行床弟之欢时也不避忌她。令上官婉儿心里波动不已。
神龙元年,年老的武则天在政变中被迫退位,唐中宗李贤得已复位。上官婉儿再次向李贤暗送秋波。李贤念在旧情份上,封她为昭容,她把纳为自己的“私人秘书”,令她专掌起草诏令。
但李贤这样做也没有挽回上官婉儿的心,因为花心的上官婉儿又做了两件另寻新欢的事。一是和武家的实力派人物武三思勾搭上了,据说武三思相貌不凡,床上功夫也不凡,上官婉儿对其爱的死去活来。二是和朝中掌权派出物韦后勾搭上了。原来,李贤复位后,朝中的大权却被韦后所掌控。上官婉儿为了寻找到了更大的靠山,无所不用其极来讨韦后。最后,竟投其所好,把自己的情人武三思推荐给了生性风流的韦后。结果,上官婉儿在朝中的地位又重新被树立起来。
而武三思也不是个安份的人,他依靠韦后和安乐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继设计贬杀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安份恕己等忠臣,在朝中达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而这其间,上官婉儿在所草诏令时,常做一些屈迎奉承的事,更得韦后的信任,她通过和武三思的“露水情”终于浇灌出权利上的幸福之花。
随着权势的与日俱增,上官婉儿心里的欲望也日益膨胀,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已经之需,她开始效仿武则天和韦后,广纳男宠,她的男宠甚至还超过了女皇武则天。
为此,上官婉儿在宫外私下购置了大量豪宅,把男宠们包养其中,整日厮混在一起。上官婉儿非但对他们“三包”:管吃管住管陪,而且还为他们“三谋”:谋私谋欲谋前程——为他们谋取高官厚禄。
再后来,武三思成了韦后的专宠,而上官婉儿也自然移情别恋地和崔湜对上了眼,后来便肆无忌惮地厮混在一起。
显赫的家世和凄惨的幼年境遇。上官婉儿是陕州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人,家世显赫,高祖父上官贤当过北周幽州太守,曾祖父上官弘在隋朝时担任过江都宫福监,祖父上官仪是唐高宗时的宰相,他因为替高宗李治起草了将废武则天。
为了方便寻欢,上官婉儿对唐中宗打了个小报告,说是想要成立一个和大臣研究诗词歌赋的“诗意居”。结果唐中宗就命人在上官婉儿的宫院之中建起了别样的“诗意居”。后来,上官婉儿以研究诗词为理由,和崔湜在“诗意居”里爱的缠绵悱恻。再后来,崔湜也将自己三个俊秀的兄弟崔莅、崔液、崔涤也拉到了上官婉儿身边,于是,一女四男,整日上演着速度与激情。
景龙四十年(公元710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李隆基发动了朝廷政变。一夜之间换了主子,风波成性的上官司婉儿没能逃出因果厄运,被斩杀于政变之中,年仅4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