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布衣皇帝,刘邦武功什么水平,48岁起兵反秦,8年内从土匪逆袭成一代帝王,开创了威名赫赫的大汉王朝,一生充满传奇。但是,很多人认为刘邦其实是战五渣,全凭运气和部下,尤其是战斗力爆棚的韩信,才扭转局势,夺得天下。这个论述正确吗?刘邦的战斗力究竟如何呢?下面阳光旧事录就从三个方面带大家刷新对刘邦军事能力的认知。
第一,反秦时,布衣起兵,逆袭封王
刘邦在起兵之初,其实历尽艰难。先是进沛城受阻;接着遭到雍齿背叛,后院起火;投奔楚王景驹,景驹被项梁团灭;投奔项梁,项梁被章邯击杀。
尽管百折千回,刘邦还是凭着个人能力打造了忠心相随的创业队伍,一路逢凶化吉,发展壮大。远在韩信、张良、陈平加入之前,刘邦就功成名就,杀沛令、斩泗川守、攻取砀郡和下邑。章邯击杀项梁后,天下惊心,秦军声势大振,楚怀王为了激励将领们伐秦,画出了“先入关中者王之”的大饼。
首先项羽对刘邦称兄道弟,还经常罩着他。后来项羽称王之后将土地分为十九块,有一块就给了刘邦,从这儿就看得出项羽简直是给刘邦机会羽翼丰满,又给他创造先决条件好让他将来可以有实力对付自己。所以说项羽的举动是在坑。
图1 汉王刘邦
第二,楚汉时,五年相持,拖死项羽
在主战场之外,刘邦的战略碾压则摧毁了项羽。早在彭城大战之后,刘邦在下邑订谋,就确认了“正面消耗,侧翼发展,侵扰粮道”的灭楚战略。在刘邦拖住项羽的同时,这条战略正像一张大网张开,韩信在第二战场攻城略地,彭越在敌后往来侵扰,英布也叛楚归汉。潍水之战时,韩信水淹龙且20万大军,楚汉局势彻底扭转。汉军开始战略反击,1年后,项羽身首异处。
所以归根结底,楚汉之争时,刘邦战略碾压项羽,而单一战斗中也足以自保,军事能力不可小觑。
图2 楚汉之争
”尽管刘邦本人没有太大的能力,但是可贵的是,他能够很好的用他们,让他们“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刘邦和萧何在一起 其次就是刘邦的赏罚分明了。刘邦尽管是个流氓地痞,但他也知道应该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在鸿门宴上。
第三,称帝后,消除威胁,开创大汉400年基业
《史记》里的刘邦有点儿流氓相,这主要是因为刘邦出生下一层,又没多少文化艺术,干了个亭长,薪水比较低,都不够他饮酒,所以他经常白吃白喝,讲话也比较粗暴。即便之后变成一方诸侯甚至成为君王,他仍然会外露自己的真相。
汉五年,燕王臧荼造反,刘邦亲征平定;汉十年,赵相陈豨反叛,刘邦亲征平叛,韩信受牵连被杀;汉11年春,梁王彭越谋反被杀;汉11年秋,淮南王英布反叛,扬言:“刘邦年老,必不亲来,其他人不足畏惧”,刘邦亲征平叛。
英布反叛时的断言,也恰恰说明了他对刘邦的畏惧,足够表明刘邦的军事能力在英布以及在世的将领之上。
图3 江山永固图
刘邦的军事能力稳居楚汉前三
基于上述事实,我们得出以下三大推断:1.垓下之围韩信做总指挥,说明刘邦军事能力不敌韩信;2.英布只畏惧刘邦,说明刘邦军事能力强于在世将领;3.刘邦和项羽五年相持,勇武不敌项羽,但战略碾压项羽,说明两人综合的军事能力不相上下。
刘邦除了个人武力不如项羽之外,其他的文治武功都大大超过了项羽,就像皇帝和蚩尤之战一样,虽然武力比不过,但整体上比对方强不少!公认的刘邦知人善任。很多原来在项羽手下的打工人跳槽到刘邦集团。项羽集团人才流失严重。
总结而言,楚汉相争时期,韩信战力当之无愧的是第一,项羽和刘邦争夺第二和第三。所以,醒醒吧,刘邦根本不是大家印象中的“战五渣”!如果真的战斗力太渣,刘邦早就被乱世群雄吞没了,哪还有机会宰割天下?开国帝王可是小瞧不得的!
刘邦原先只是农民和亭长而已,所以他的武功不强这点基本上是肯定的。至于刘邦的领兵能力和谋略如何,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刘邦能得到天下主要不是靠自己的谋略和领兵能力。刘邦的成功主要是靠他的性格以及用人的本领,当然用人的。
关注阳光旧事录,从历史中品味盛衰、思考人生、发现智慧!
刘邦的武功太一般了 但是,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用人功夫最高的帝王之一。他能以情以义,感召一大批有为的文臣武将。无论是运筹帷幄的张良,还是决胜千里的韩信,再有那理政镇国的萧何,均心甘情愿地誓死效力。因此,刘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