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经典的四句话?达摩面壁九年悟出四句是: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外息诸缘”,外界一切环境都要丢掉,我们学佛修证不成功,就是这一句话做不到。我们的心都是攀缘心,这件事做完了,又去抓那件事,那么,达摩经典的四句话?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外息诸缘”是指宇宙、天地客观一切人事物的存在都予以超越。
“内心无喘”就是在气住脉停、脉停气住中导致的轻安,内触妙乐、常光现前,这是大菩萨和佛的境界。人的本身本来就有这种境界,所以六祖惠能大师证道后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达摩东渡:
达摩初到中华大地时,对当时的汉地佛教并没有立即引起巨大影响,然而就像播下一颗种子那样,一天天茁壮繁衍起来,这才有了后世的中国禅宗。
在关于达摩祖师的早期记录中,《续高僧传》、《五灯会元》等典籍中记载,达摩原为南天竺人香至王第三子,得到般若多罗禅师传授禅法,为其取名菩提达摩,并指明“当往震旦,设大法药,直接上根”。震旦,即是当时的中华大地。
或许是沿着当时的“海上丝绸之路”,达摩祖师在当时的“南越”(现今海南岛对岸区域)登陆,或许就是如今的广东境内。历经一千五百年,多少楼台烟雨中。许多记载已经湮灭,达摩的事迹在人们心中逐渐演化成了传奇经历。
达摩祖师的经典句子如下:
1、夫至理无言,要假言而显理。大道无相,为接鹿而见形。
2、既见闻觉知还是无心,能知无心。
3、我虽无心,能见能闻能觉能知。
4、只是见闻觉知,即是无心。
5、假如见终日见,由为规,见亦无心。闻终日闻,由为无闻,闻亦无心。觉终日觉,由为无觉,觉亦无心。知终日知,为无知,知亦无心。终日造作,作亦无作,作亦无心。
6、如是三处推求觅心,了不可得,乃至於-切处求觅,不可得,当知即是无心。
7、众生迷妄,於无心中而妄生心,造种种业,妄执为有。
8、於无心中,妄执有心,造种种业,而实无不轮回六趣。
9、如是众生,若遇大善知识,教令坐禅,觉悟无心,一切业障尽皆销灭,生死即断。
10、定是无心,只为众生,妄执有心,即有一切烦恼生死,菩提涅盘。
11、若觉无心,即无一切烦恼生死涅盘。是故如来为有心者说有生死。菩提对烦恼得名,涅盘对生死得名,此皆对治之法。
12、当知有心,即一切有,无心一切抚。
13、虽复无心,自然出种种妙法教化众生。
14、虽复无心,善能觉了诸法实相,具真般若,三身自在应用无妨。
15、虽复无心,自然能作种种变现,而我无心,亦愎如是。
16、但於一-切事上觉了,无心即是修行,更不别有修行。
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外息诸缘”是指宇宙、天地客观一切人事物的存在都予以超越。
“内心无喘”就是在气住脉停、脉停气住中导致的轻安,内触妙乐、常光现前,这是大菩萨和佛的境界。人的本身本来就有这种境界,所以六祖惠能大师证道后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达摩面壁九年悟出来了东土禅宗。
北魏孝昌三年,达摩抵达少林寺,达摩抵达少林寺后便在少林寺旁不远的嵩山西麓五乳峰的中峰上部、离绝顶不远的一孔天然石洞中面壁九年。
他就在这个石洞里,面对石壁,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两腿曲盘,两手作弥陀印,双目下视,五心朝天入定。开定后,他就站起身来,作一些径行活动,锻炼一下身体,待倦怠恢复后,又是坐禅入定。就这样进行了长达九年的修性坐禅。
最终悟出了一样能让中原人们接受的佛法:东土禅宗,也就是说禅宗不需要言语文字来阐述,只要了解自己的心性,就可以悟道成佛。所以有些大师虽然一个字也不认识,也毫不妨碍成为大师。
达摩面壁悟出的四句话是: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菩提达摩大师是中国禅宗的奠定者,而奠基不仅仅是建立了一个宗派,且必然具有他自己的思想宗旨和修行法门作为这一宗派和另一宗派的区别。菩提达摩大师有一篇法语,专门阐述入禅之门的方法,就是《略辨大乘入道四行》,又叫《略辨大乘四行观》、《入道四行观》。
其教导的修禅方法就是“二入四行”。“二入”就是理入和行入,“四行”就是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此为菩提达摩大师禅法的基本内容。
相关资料:
所谓“如是安心者壁观”。达摩祖师在嵩山九年面壁,他的安心法门就是面壁。第二句口诀叫“如是发行”,“如是发行者四行”。第三句口诀叫做“如是顺物”,“如是顺物者防护讥嫌”。第四句口诀“如是方便”,“如是方便者遣其不著”。
我感觉这四句话非常重要,它既是达摩大师的真传,也是从达摩以后禅门所有禅法的源头。当时昙琳法师在写好这篇序言的时候,他就认为这是菩提达摩大师所传的真道,真正的道就这四句口诀。我们可以从这四句口诀简单地分析一下菩提达摩大师是怎样教我们进入禅门的。
首先说“如是安心者壁观”。
达摩面壁悟出的四句话:一切都是现成的,一切都是完整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达摩祖师在嵩山九年面壁,他的安心法门就是面壁。第二句口诀叫“如是发行”,“如是发行者四行”。第三句口诀叫做“如是顺物”,“如是顺物者防护讥嫌”。第四句口诀“如是方便”,“如是方便者遣其不著”。
达摩面壁的故事:
禅宗祖师达摩在“一苇渡江”来到少室山之后,开始了自己的面壁之路,其实达摩面壁九年并非像常人说的那样儿是一次“修仙之旅”,其中发生了很多心酸的故事,遭遇大火、豺狼虎豹的威胁,求法之路荆棘载途。
刚开始,达摩祖师面壁并非是全天式的,他也是白天面壁晚上下山到寺院中讲经说法,过了一段时间,祖师面壁“上瘾”,就开始整日面对石壁,盘膝而坐“闭目默语,明心见性”,这一坐就坐了九年。
以上就是达摩经典的四句话的全部内容,达摩面壁悟出的四句话是: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菩提达摩大师是中国禅宗的奠定者,而奠基不仅仅是建立了一个宗派,且必然具有他自己的思想宗旨和修行法门作为这一宗派和另一宗派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