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为什么说女人最接近道?因为老子的《道德经》中说,水几于道,即水是最接近道的,而女人如水,所以说女人是最接近道的。老子也许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女性主义者。他一贯旗帜鲜明地歌颂女性,最典型的是这句话:“谷神不死,是谓玄牝。那么,老子为什么说女人最接近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道德经关于女性的描述如下: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in四声),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神,灵验,妙验。牝,雌性的动物。这种空虚状态的道的灵验是永存的,这就叫做深奥的母性。雌性动物生殖器的产门,是天地的源头。绵绵,微妙,微弱。微妙好像是存在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我在未读《道德经》前,会把它认知为是种玄学很儒雅的,没有想到还有此章的内容出现。从中可以看出,上古代时代的人比较质朴的思想,字就体现出雄性和雌性的特征了,上古代时代的人在谈论雄性和雌性的生殖器时没有什么好隐晦和不好意思的地方。
老子为什么会用女性的生殖系统来比喻“道”呢?不光是比喻,而是用了肯定词语“是谓”,这是为什么呢?老子对于“道”与“母性”的这种接近状态他是非常肯定加以确认的,“母性”这种繁衍生发状态是比较重要的。
欧洲的著名心里学家海灵格,搞家族排列时,有个非常重大的发现,“我们这个世界是有种力量支配的,这种力量你按照它的规则做事你人生就顺利,如果你违逆它把序列给颠倒了你的人生就遭受挫折,他说这个力量是什么,他看不到,但他知道这个力量是存在的,所以他勉强的能描述它,他说中国的老子非常高明,老子管这个东西叫“道”。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一说为“道”,一说为女性生殖之神。“牝”指的是一切动物的母性生殖器官,“玄牝”则是巨大深远的而不可见、却又神秘而可以生产万物的生殖器的象征。玄牝、道之所以值得推崇,就在于她。老子直接用“母”与“子”来比喻道与万物的关系: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其殆。
“老子是自觉意识到男性智慧的弱点和重新发现女性智慧和品德的伟大作用的第一位哲学家,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主阴哲学”。老子思想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贵柔守雌,他从“弱者道之用”出发,强调“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举起了“柔弱胜刚强”的旗帜。“老子说的‘柔弱’,不是一般人理解的‘软弱’,而是‘柔韧’,生命的底蕴深厚,坚毅不拔,对外力的作用有较大的弹性,适应环境的能力特强”,正是这种“柔弱”之道却是天下事物生生不息之源。
道教思想从阴阳和合的理论出发,以尊阳而崇阴为基点,形成了“重阴阳,等男女”的鲜明特色。尊重妇女、男女平等是道教最具人文色彩的亮光。道教将老子奉为教主,《道德经》为每个道士必须讽诵的经典。道教所具有的阴柔色调,以一种特殊的文化样式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传统文化的内容。
「道 德 经」 : 第 二 章天 下 皆 知 美 之 为 美 , 斯 恶 已 。皆 知 善 之 为 善 , 斯 不 善 已 。有 无 相 生 , 难 易 相 成 , 长 短 相 形 ,高 下 相 盈 , 音 声 相 和 , 前 后 相 随 。恒 也 。 是 以 圣 人 处 无 为 之 事 ,行 不 言 之 教 ﹔ 万 物 作 而 弗 始 ,生 而 弗 有 , 为 而 弗 恃 , 功 成 而 不 居 。夫 唯 弗 居 , 是 以 不 去 。这一段是说:因为有了罪恶,所以人们才认识到了善良;因为有了美丽,所以人们了解了丑陋;善恶、美丑、高低、长短、这些事物,都是相互比较相互参照而产生的。所以,觉悟了的人,不会被这些事物所迷惑,而是以平常心态和自然、平凡、低调、高尚的行为(不言之教)来影响自己身边的人;正因为如此,他的功德亘古不逝。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章唯 之 与 阿 , 相 去 几 何 。善之 与 恶 , 相 去 若 何 。人 之 所 畏 , 不 可 不 畏 。荒 兮 , 其 未 央 哉 。众 人 熙 熙 , 如 享 太 牢 , 如 春 登 台 。我 独 泊 兮 , 其 未 兆 ﹔沌 沌 兮 , 如 婴 儿 之 未 孩 ﹔儽 儽 兮 , 若 无 所 归 。
老子的哲学中有对女子品德的褒扬。
《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
老子对水处弱势而不争的品格非常赞赏,他说,上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保持此种状态就接近于道。在老子看来,水是有灵性的,也是有德性的。水之“上善”集中表现在不争,且兼有谦卑、包容的美德。
老子还曾说,圣人有三种极为宝贵的品格,即慈爱、节俭和不争。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勉强而为,一味争先,注定不能成功;骄傲自满、盲目自信,也同样没有好结果。
慈、俭、不争的品德在妇女身上体现得更为充分,老子对于这三种品质的赞颂,就暗含了对于女性之德的褒扬。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他认为,唯有摈去情欲,固守清净,不为外物诱惑,不为变乱干扰,才能达到心灵的无碍与澈明。由此可见,老子对于“守静笃”的品德是持赞赏态度的。那么,什么人才拥有静笃的优良品德呢?老子更倾向于女性。
他说:“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老子认为,雌性趋于静下,而雄性则居于动上,既然静能止动,下能止上,则雌也能胜雄。在他看来,静笃是女性特有的品性,依靠它,女子是可以超越男子的。
「道 德 经」 : 第 二 章
天 下 皆 知 美 之 为 美 , 斯 恶 已 。
皆 知 善 之 为 善 , 斯 不 善 已 。
有 无 相 生 , 难 易 相 成 , 长 短 相 形 ,
高 下 相 盈 , 音 声 相 和 , 前 后 相 随 。
恒 也 。 是 以 圣 人 处 无 为 之 事 ,
行 不 言 之 教 ﹔ 万 物 作 而 弗 始 ,
生 而 弗 有 , 为 而 弗 恃 , 功 成 而 不 居 。
夫 唯 弗 居 , 是 以 不 去 。
这一段是说:因为有了罪恶,所以人们才认识到了善良;因为有了美丽,所以人们了解了丑陋;善恶、美丑、高低、长短、这些事物,都是相互比较相互参照而产生的。所以,觉悟了的人,不会被这些事物所迷惑,而是以平常心态和自然、平凡、低调、高尚的行为(不言之教)来影响自己身边的人;正因为如此,他的功德亘古不逝。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章
唯 之 与 阿 , 相 去 几 何 。
善之 与 恶 , 相 去 若 何 。
人 之 所 畏 , 不 可 不 畏 。
荒 兮 , 其 未 央 哉 。
众 人 熙 熙 , 如 享 太 牢 , 如 春 登 台 。
我 独 泊 兮 , 其 未 兆 ﹔
沌 沌 兮 , 如 婴 儿 之 未 孩 ﹔
儽 儽 兮 , 若 无 所 归 。
以上就是老子为什么说女人最接近道的全部内容,这一段是说:因为有了罪恶,所以人们才认识到了善良;因为有了美丽,所以人们了解了丑陋;善恶、美丑、高低、长短、这些事物,都是相互比较相互参照而产生的。所以,觉悟了的人,不会被这些事物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