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关羽的简短评价?英勇骁战,善于谋略。义薄云天,忠贞不移。豪气冲天、一身正气。好大喜功,自负狂傲。这几个都是关羽的性格特点,这与他的人生历程是有关系的,也是他的做事风格,死的不亏。那么,对关羽的简短评价?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英勇骁战,善于谋略。义薄云天,忠贞不移。豪气冲天、一身正气。好大喜功,自负狂傲。这几个都是关羽的性格特点,这与他的人生历程是有关系的,也是他的做事风格,死的不亏。
关羽,字云长。生年不详,卒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开国元勋,位致前将军、汉寿亭侯。
有趣的是,在关羽死后,却受到各朝各代统治者的喜爱,由此平步青云,由侯而公一,由公而王二,由王而帝三,由帝而圣四,由圣而神五。达致“儒称圣六,释称佛七,道称天尊八,三教尽皈依”的高度。
然而,在其尽显风流千年之后,在21世纪的今天,却成了众多“三国迷”心中讨厌的对象。咎其主要原因,可能来自于关羽本身那种不可理喻的傲气。而又随着不喜欢这股傲气的人越来越多,进而产生了所谓“贬关派”,从诸多方面否定关羽的种种。
今笔者不以己鄙陋,仅就自己所认识的关羽来,盼能带给“贬关派”一个全新的关羽。
注一:宋徽宗于崇宁元年(1102年),加封关羽为“忠惠公”。
注二:宋徽宗于大观二年(1108年),加封关羽为“昭烈武安王”。
注三:明神宗于万历十年(1582年),加封关羽为“协天大帝”。
注四:明神宗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加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及致清同治九年(1870年),关羽的封号已达二十六个字之多:“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帝君”。
注五:现今民间将关羽当作“战神、驱邪神、守护神、武财神”。
人们常说关羽自傲,大意失荆州,这其实是建立在关羽强悍的实力基础之上的。关羽镇守荆州时的实力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是文武人才,一个是人数,总的来说很强悍!那么关羽在历史中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以下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关羽相关的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关于项羽的评价1
本来,关羽的军事上的成就和个人武艺,在历史上是得到普遍承认的,他的敌方,无论是曹魏还是东吴,都称他是“熊虎之将”。但现在,关羽却受到了一些很不实事求是的负面评价。“……关羽并无显赫战绩,还有刚愎自用、丧失荆州的大过失,在三国历史上,算得一个二流人物,置于中国古史全局,不过三、四流军人。”(冯天瑜:《尘埃落定话“三国”》,载《书屋》2009年第9期)这种论调还是有一些市场的。
作为一个军事将领和统帅,关羽的军事成就是不可否认的,是第一流的。
斩颜良无疑是关羽军事生涯的一次辉煌表现。颜良是河北名将,是袁绍麾下第一勇将。颜良担任袁绍的先锋,曹军方面无人能够抵挡得了。那时候曹操已经知道关羽急于要报效自己,立功离去,因而不会轻易给关羽立功报效的机会。而面对颜良的勇猛,面对战场上屡屡失败的紧急局面,曹操顾不得许多,只好请关羽担任自己的先锋出马迎敌。
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如果客观的说,人物完人,总是有优点和缺点的。关羽,众所周知关羽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勇将(当然没有三国演义里写的那么神),但是他做事鲁莽,最终导致他败走麦城,并丢了性命!
1,忠。对刘备就不用说了。但这恰巧是在对曹操的不仁不意中体现出来的。这似乎是一对矛盾体。可谓忠而不义。死忠者,关羽,大不义者亦关羽。
2,勇。勇冠三军。温酒斩华雄可见一斑。死在刀下之鬼及多,不乏颜良,文丑之大将。但又绝不是及勇之人。三英战吕布而不胜,让人也有质疑其武力的嫌疑。
3,自负。东吴约婚,竟然说出虎女不嫁犬子的话。不想自己也乃一卖枣儿。
4,没有大局观。只能是一介武夫。诸葛亮让守东吴,他没有做到联吴抗曹,而是刚愎自用,落的残死下场。刘备之川蜀灭亡既始于关羽丢荆州。失去荆州要地,是一次重大的战略失败。使江中不的形成鼎足之势。蜀军退入川中。
5,讲小义不论大义。放曹操一事,事先立了军令前去,事中却不忍下手,不是丈夫行为,江山是刘备的,不是关羽的,为自己当初受恩而放强敌,岂不知日后刘备半壁江山皆死于其手。从此知其人度量及小,私事公报,放在今天也是一个贪污腐败分子。
本人从心里对关羽是7分过,3分功之评价。若论武圣,不知为何不立吕布,岳飞,而立三英战吕布而不胜的关羽。其人实乃一介武夫。
以上就是对关羽的简短评价的全部内容,关羽的一生及其评价 一)关羽崇拜现象 关羽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特殊的人物。他由生前一位将领、侯爵,死后逐步晋封为公、王、帝君、大帝,直到登峰造极作为“武庙”主神与孔子“文庙”并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