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廉颇的诗句?斜阳草树,寻常巷北,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那么,形容廉颇的诗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出自辛弃疾的一首诗,辛弃疾在这首诗中想要通过这句话表达自己依然身强体壮,还能够为国奋斗、报效祖国的意愿,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其实是出自史记中的一个典故,是廉颇想要向赵王表达自己仍然身强体壮,还可哪汪以上阵杀敌的故事。
廉颇是赵国的一名有名的将领,他骁勇善战,为赵国曾经立下过赫赫的战功,与赵国的丞相蔺相如一起受到赵惠文王李逗仔的重用,后来赵惠文王去世之后,廉颇的年纪也渐渐增大,新的君主上任之后,他就在一直不放心廉颇是否还能够有足够的体力去支撑战场上的消耗。
于是就派了一名士兵过去探查廉颇的近况,廉颇为了证明自己依然可以上阵杀敌,于是吃了一斗米,十斤肉,但是由于这名士兵被敌军收买,于是他就向赵国国君报告说:廉颇一顿饭的时间就上了三次厕所,于是廉颇就再也没有得到重用。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老了,自己还能吃饭吗?
…… …… …… …… …… …… …… ……
【出处】:宋代·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 …… …… …… …… …… ……
【原文】: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 …… …… …… …… …… ……
【译文】: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
元嘉帝兴兵北伐,想建立不朽战功封狼居胥,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四十三年过去了,如今瞭望长江北岸,还记得扬州战火连天的情景。
这句话的意思是: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出处:这句话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含义:
1.本意:
廉颇将军年纪已老,他的身体是否强健如故。
2.寓意:
廉颇曾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可为妍人所害,落得离乡背井,虽愿为国效劳,却是报国无门,词人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
辛弃疾的忧虑不是空穴来风,果然韩胃一伙人不能采纳他的意见,对他疑忌不满,在北伐前夕,以“用人不当”为名免去了他的官职。辛弃疾渴盼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一次落空。
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以寿春。
就是这原文...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廉颇将军年老的时候,赵王还派人去问一下他胃口还好吗?其实是包含了赵王想起用廉颇将军为赵国出征的意思的,里面有“您身体还好吗?还能为赵国出征吗?”的意思。
诗句出自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用的是典故,说的是赵王因屡受秦国入侵,想起用老将军廉颇,于是派使者打算请老将军出山,但使者受了奸臣郭开的贿赂,说廉颇吃一顿饭工夫就要多次上厕所,使赵王打消了起用廉颇老将军的念头。
辛弃疾在词中用这个典故,用意是自己有心为国出力,为国出征,但南宋朝廷却连派使者问候一下的机会都没有,表达出报国无门的惆怅无奈之情。
希望以上解释对你有帮助啦。
以上就是形容廉颇的诗句的全部内容,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出自辛弃疾的一首诗,辛弃疾在这首诗中想要通过这句话表达自己依然身强体壮,还能够为国奋斗、报效祖国的意愿,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其实是出自史记中的一个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