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的几大著名战役?韩信用兵的一大特点是常常以少胜多,著名的井陉之战与潍水会战就是两个经典案例。韩信破魏之后,遂向刘邦建议继续进攻赵国与齐国,以对楚军造成大包围的态势。为了攻打赵国,韩信和张耳率领的人马必须突破井陉口。那么,韩信的几大著名战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井陉之战
汉高帝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 汉军和赵军在井陉(今河北井陉东南)交战,汉军大将韩信利用赵军主帅陈余轻敌之心,摆下违背兵家大忌的背水阵,鼓吹本军将士奋勇作战以求死里逃生,并另调轻骑趁隙夺取赵军军营。赵军想回营稍作歇息之余惊见本营插满汉军旗帜,以为大势已去,故一哄而散。
2、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攻打吴国,吴蜀联合抗曹。因魏军不善水战,孔明、周瑜决定火攻。庞统假意投奔曹操,建议魏军船只用铁索连在一起抵御风浪;周瑜假打黄盖,后者假装降魏;孔明推测出东风将至。黄盖带数十条船降魏,船里装满柴草。
快到魏军时,黄盖点燃柴草,火借风势向魏军烧去。魏军不熟水性船又连在了一起,死伤无数。
历史上韩信都参与过哪些有名的战争?
韩信,我国著名的军事家,是中国历史上兵权谋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汉初三杰”之一,更有“兵仙”的美誉。 在秦汉之交的战乱年代,他不是武功最高强的,手下军士也不是最强悍的,但他却能通过近乎神一般的军事谋略,化腐朽为神奇,打下一个个胜仗。
可以说,没有韩信 ,就没有大汉的天下。 那么他在短短几年的军事生涯中,都有过哪些享誉千载的著名战争,创造了哪些奇迹?
暗渡陈仓:出山第一仗
陈仓之战,是韩信拜将后、带领汉军征战天下的第一仗。韩信无功无名,在萧何的大力举荐下,成为刘邦的大将军。他当场为刘邦制定统一天下的策略,第一步就是闯出汉中,还定三秦。这一战,也是他初露头角、一战成名的关键一战。
当时汉中与三秦之间只有两条栈道——被烧毁的褒斜道和险狭的陈仓道。公元前206年六月,在项羽伐齐期间,韩信派出樊哙等将士,假装修复褒斜道,从这里起兵,吸引秦军主力的注意力。韩信则亲率大军从陈仓道悄悄离开汉中,进入秦军的后方——军事重镇陈仓。
秦军赶来救援陈仓时,修栈道的汉军也赶来会师,前后夹击,打败秦军。韩信仅用四个月时间,攻破三秦。这场战争被后人总结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收入《三十六计》中。
暗度陈仓,扬名天下,人生第一战。
井径之战 以少胜多,大破赵军,收李左车,平定北方,有了三分天下的实力。
攻齐破龙且 击败了项羽的主力精锐部队,可以说是威震天下,之后被封为齐王。
垓下之战 功成名就,令史上第一武将项羽自杀。
十面埋伏、胯下之辱、背水一战、一饭千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一、十面埋伏 [ shí miàn mái fú ]
释义:琵琶曲。表现楚汉相争时的垓下决战。华秋苹及李芳园所编的琵琶谱中均有收集。
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从今后跳出了九重围子连环寨,脱离了十面埋伏大会垓。”
翻译:从现在跳出了重重地包围圈,脱离了有重重埋伏的垓下决战。
二、胯下之辱 [ kuà xià zhī rǔ ]
释义:胯下:两条腿之间。从胯下爬过的耻辱。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翻译: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三、背水一战 [ bèi shuǐ yī zhàn ]
释义:在不利情况下和敌人作最后决战,比喻面临绝境,为求得出路而作最后一次努力。
和他一起作战的当然是弱兵,因为在汉书中记载,当时他接受了很多老弱病残和尚未成年的士兵。而他手下的将领有,蓼侯孔聚将军,费侯陈贺将军,孔聚,陈贺,曹参,丁复,柴武等等。
以上就是韩信的几大著名战役的全部内容,1、井陉之战 汉高帝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 汉军和赵军在井陉(今河北井陉东南)交战,汉军大将韩信利用赵军主帅陈余轻敌之心,摆下违背兵家大忌的背水阵,鼓吹本军将士奋勇作战以求死里逃生,并另调轻骑趁隙夺取赵军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