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什么怕吕后?首先,深得刘邦信任的卢绾背叛了大汉王朝,流落北方,投靠了匈奴人。对于刘邦来说,这是最令他痛心疾首的一件事。相比于樊哙,卢绾与刘邦的关系要更加亲密。两人不但是发小,还是一块出生入死的结拜兄弟,那么,刘邦为什么怕吕后?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中国历史上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也是被司马迁列入记录帝王政事本纪中的女性,她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曾和武则天并称为"吕武"的吕雉。她在不到二十岁的年纪就嫁给了带着儿子的中年亭长刘邦,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同于封建社会中其他女人的路。
吕雉的能力并非与生俱来,曾经的她也只是个普通女性,但就是这个普通的女性,在刘邦去世后独掌大权,而在孝惠七年(前188),吕雉的独子,也就是孝惠帝刘盈忧郁病逝,吕雉立太子刘恭为帝,自己临朝称制,行使皇帝的权力,成为中国太后专政的第一人。
其实在汉高祖刘邦还在世时,就和自己的妻子也就是吕雉有着诸多矛盾,而在刘邦的晚年,还曾动过废刘盈太子的心思,那么对于这位发妻,刘邦恐怕也是猜疑大过感情,既然如此,刘邦为什么直到自己逝世也没动吕后呢?是他念及旧情还是无可奈何?这还要从头说起。
吕后虽然是刘邦的结发妻子,但在汉二年(前205),项羽曾俘虏刘邦许多家属,其中也包括吕雉。直到汉四年(前203),楚汉议和,吕雉才被放回刘邦身边。而此时的刘邦却早已有了新的爱人,即戚夫人。
如果刘邦对戚夫人仅仅是宠爱,那么经历过战乱被俘的吕雉也许并不会把戚夫人放在眼中,但关键是,戚夫人之子刘如意甚得刘邦心意。
刘邦之所以能够取得天下,有一半是吕雉的功劳,吕雉绝非是个泛泛之辈,刘邦当初起家靠的就是吕雉父亲家的帮助,而是朝廷中吕家人的势力也强大,因此刘邦也惧怕吕雉三分。
因为吕雉有独立的政治资源,她的权势并非全部来源于刘邦,相反,刘邦之所以能够成功,曾经有赖于吕氏势力的支持。
吕后比刘邦更有政治家的特性,而且作为外戚,吕家实力过大(樊哙就是他的连襟),刘邦没有能力废吕后,这会引起朝政动荡。
作为汉高祖刘邦的糟糠之妻,吕雉与刘邦以及众多起于细微的丰沛功臣一起经历了蜕变,她从一位“与两子居田中耨”的农妇成为“佐高祖定天下”并且执政长达十五年,让汉朝走向稳定与繁荣的优秀政治家。然而,她也曾经大封诸吕、迫害刘氏宗亲“而几危宗庙”。洞明世事的刘邦早已见识了吕雉的强势与无情,而下面三个事件更是对她剑锋直指,证明了晚年的刘邦对吕雉已经有所忌惮:
1、在铲除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刘邦最担心的就是他创建的大汉江山被异姓篡夺,所以他与大臣达成“白马之盟”,规定“非刘氏而王之,天下共击之”。此事除了震慑功臣之外,还敲打了吕氏势力。
2、在病入膏肓之际,刘邦再次提出要废黜吕雉之子——太子刘盈,这次他拒绝任何人进谏,甚至包括自己向来尊重的张良(汉十二年,上……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此事是刘邦企图摆脱吕雉的最直接手段。
3、在经历了易储风波之后,暮年的刘邦最担心的就是戚夫人母子的安全,所以他临终将群臣所忌惮的周昌任命为赵国相国以保护赵王刘如意,同时下令诛杀吕后的妹夫将军樊哙。此事是刘邦暮年对吕氏势力的最后一次警告。
但是,刘邦最终也没有对吕雉造成实质性打击。国史君(国史通论)认为其主要原因应该不在于刘邦与吕雉夫妻情深,毕竟刘邦在危难之际可以舍弃自己的一双儿女;也不惧怕项羽烹杀自己的父亲;在吕雉被俘期间,刘邦很快就另有新欢,这都证明,刘邦是“行大事者不顾家”的人。
以上就是刘邦为什么怕吕后的全部内容,首先淮生要纠正一点的就是,刘邦并不是怕吕雉,而是对吕雉无可奈何。吕雉是一个很有政治谋略的女政治家,再加上因为她一直跟着刘邦创业所以那些朝中重臣和吕雉关系都不错,吕雉的根基很深,刘邦奈何不了吕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