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武功高吗?武功不高。从李白“风流少年时,京洛事游遨。腰间延陵剑,玉带明珠袍。我昔斗鸡徒,连延五陵豪。邀遮相组织,呵吓来煎熬”看出:1、李白佩剑,而且喜欢佩剑;2、李白得罪了古惑仔;3、古惑仔们吆喝了很多人来准备动手。那么,李白武功高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李白的剑术仅位于裴旻之下,居于唐朝第二。据说它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夹断一根实心的木棍。
而李白的追随者魏颢说他“少任侠,手刃数人”,可见李白的实战能力。要知道李白25岁,就“仗剑出国,辞亲远游”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你根本走不完,这“南极苍梧,东涉溟海”的艰苦路程。
会,李白是一位武功高强的剑客。
李白年轻的时候行侠仗义,到处打抱不平,曾亲手杀过人。这一点,当时的人魏颢在编写李白诗集时就说过:“(李白)少任侠,手刃数人(亲手杀死过几人)”。这一“手刃数人”的事件,其始末李白和魏颢都语焉不详,大概是有所顾忌。
但李白从不后悔做了这件事: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侠客行》)。
“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结袜子》)。
他自负是把脑袋拎在手上,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侠士”、“豪客”!
可以推测,李白25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绝不是为了考科举而离开家乡(他终生没有参加当时的“高考”),而是因为杀了人,要避避风声,同时借此机会“横行”天下,以实现自己成为大侠或者将军的梦想。 李白最引以为自豪的不是自己的“文才”,而是“剑术”。
他在向别人推介自己的特长时曾说:“十五好剑术,……三十成文章。”明明白白的强调:“文章”非我之长,“剑术”才是我的至爱。
《旧唐书》也记载:李白“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高力士不是一般的太监,他是当时武林第一高手!唐玄宗召其进宫是选他做贴身警卫,有了他,玄宗每夜就可高枕无忧——安全有保障。
李白会武功?当然会!
李白的诗,不用多说,清醒时,李白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大醉时,李白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正所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诗仙”二字足以说明一切。
可对于李白的武,恐怕多数人未必知晓。
在唐代,李白有两个身份,一就是诗人,而另一个就是剑客。《新唐书》有云:“(李白)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李白十岁时,就喜欢剑术,梦想着能当一个乐善好施,受人尊敬的剑客。而据裴敬给李白所写的墓志铭可知,李白15岁时师从大唐第一剑客裴显,跟在他身边学习了几年的剑术。
裴显可是当时闻名于大唐的“剑圣”级别的人物,时人称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为唐代“三绝”。《独异志》有云:“(裴显)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漫引手执鞘承之,剑透空而入,观者千百人,无不凉惊栗”,由此可知裴旻剑术之高超。而李白能跟随在他左右学习剑术,再怎样,剑术也不会太差。
对于自己的剑术,一首《侠客行》将李白的自豪之情是表露无遗,“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就是李白对于自己剑术的自信。
除了写诗以外李白还是一名剑客,好击剑,有一个成为侠客的梦想,至于李白的剑法怎么样就不得而知了,李白在历史上也没有杀过人的记录,不过作为他的梦想,武艺应该还是不差的。
李白不仅仅是一个大文豪,还是一个武功高手,最擅长的就是刀法,有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为证,不过刀法没有诗作出名。
以上就是李白武功高吗的全部内容,诗仙李白也是会武功的,这一点从李白的一些诗句中就可以看得出来。而李白的武功也是很高的,是天下第二的水平。李白是唐朝时期一位诗人,为人非常的爽朗,很喜欢交朋友,他和杜甫合称为“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