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为什么那么狂?原因三:生性洒脱 李白崇尚的是那种醉酒当歌,快意恩仇的绝对自由主义者,他不爱财、不恋官位,甚至都不去依附任何势力,所以他特别的狂。李白就是这么一个传奇的人,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那么,李白为什么那么狂?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诗仙”李白的称号无需多言,相信喜欢唐诗的大多数人都有一种“李白”情节,虽然不生于一世,但只通过文字诗句就能感受到对方浓厚的个人魅力,其诗飘然洒脱,不知博得了多少后人的喜爱。
李白生于武则天统治晚期,武则天去世时李白五岁,到十五岁时便有诸多诗作,得到许多名士的推崇,可见其天赋之高,尚在青年时便已出名,十八岁隐居大匡山读书,期间往来江油、剑阁等地又增加了不少见识,不过说到见识,当属他在724到729年间的远游,这段时间的积累对他的人生乃至诗作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李白笃信道家,所以读他的诗总会有一种飘逸的感觉,被称为“诗仙”也是实至名归。
而正是由于李白这些前期的“积累”,名气也越来越大,受到众多人的追捧和崇拜,这其中就包括当时的皇帝唐玄宗,唐玄宗对李白的喜爱程度估计除了杨贵妃就没有其他了,召李白进宫那天,身为皇帝的唐玄宗亲自相迎,并且十下车步行,以“七宝床”赐食,亲自为李白调羹,
后来领略到李白的真材实料之后,更是对其大加赞赏,或有宴请游玩,比召李白相伴,可惜李白一生放荡不羁,因此得罪了许多人,后来又厌倦了御用文人的生活,加上不断有人在唐玄宗面前进谗言,二人的关系逐渐疏远。
还不知道:李白到底有多狂的读者,下面我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李白年少成名,是个天才般的人物,身处盛唐,他没有投身政治,而是决定游走大江南北,看遍大唐的大好河山。
所以他的狂,首先是因为他为自己是一个唐人而狂,应该说是自豪,他为自己是个唐人而感到自豪,为何?
因为他出生于701年,他20岁左右处于开元盛世的最巅峰,当时大唐兵锋所指,天下莫敢不从,所以他会感到自豪,让人觉得他狂气。
那么李白到底有多狂呢?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他写下的那首《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又如: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这一期间的经历,造就了他有些狂的性格。
而且一路上,他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看过许多气势磅礴的山川大海,比如:桃花潭水深千尺的桃花潭;又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还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江陵荆州。
其次,李白的狂在于他看不惯儒家思想,并不是儒家思想不好,只是儒家思想的条条教教,让李白这么一个喜欢放纵不羁爱自由的人感到不舒适,所以他留下了: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这样的诗句,表达自己的不满,但是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是大逆不道的言论。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文章是沟通人类的桥梁
世上最寂寞的人,无非两种人,一种是痴人,另一种是醉汉。当痴人说梦话的时候,听的人在暗地里放歌,说的人却在心里放哭;当醉汉放狂言的时候,倒酒的人听的潦草,喝酒的人却说的很真。
梦与酒本是两种毫不相干的独立存在,可是人却把它们温柔地捆绑在一起。人如果贪杯,就容易做梦,在梦里,人还要喝酒,喝着梦里的酒,做着酒里的梦,然后成为这世间最寂寞的人。寂寞到至深处,就会披上狂人的皮囊,说狂的话,行狂的事。在这个方面,虽然李白不是祖师爷,但是他一出场就是顶峰。
李白生于盛世,盛世的珍品琳琅满目,但是他最看得上眼的也是最常见的,只有两样东西,一样是诗,一样是酒。
李白爱写诗,他以诗闻名于盛世,诗是他走到哪扛到哪的招牌。天宝二年(公元742年),在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下,唐玄宗对李白的诗歌和才华顿生仰慕之情,于是就诏李白入长安。李白告别妻子,奉召入宫,任职翰林院,本以为凭自己的本事能够与玄宗君臣同心,让这盛世更像盛世。然而天真的李白还是太天真,他以为真的只是他以为。或许连李白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的真实身份是皇帝的御用文人,主管吟弄风清月明,国家政事根本算不上是他的副业。
因为李白曾经让赵力士为他脱靴,让皇上最宠爱的那个妃子为他磨墨,从这一件事就能看出李白是最狂放不羁的。
在那一年,刚从观景台经过的李白来到武汉。到达武汉时,必须去参观黄鹤楼。黄鹤楼位于蛇山之巅,紧邻长江。至今它仍然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当然,李白不是一个人去的。他一定和几个朋友去了。到了以后,看到这么美的风景,当然要写一首诗。朋友还一起起哄所以李白做了一首诗。就写吧,李白当时想。这并不难,所以他请随行人员准备墨水、纸张和砚台。李白兴奋地拿起画笔,习惯性地抬起头来酝酿。突然,他看到墙上有人已经提到一首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看完后很惊讶。是谁写的?乍一看,是诗人崔颢写的。崔颢是谁?他和李白是同一时代的诗人。开元年间,他考上了进士。曾任太仆寺宰相、司训大臣。他年轻时写的更多是关于妇女的。晚年,他出入边塞,写了许多优秀的边塞诗。他提的那首诗是怀旧的杰作。当时,李白以为这是老崔在看眼前风景时脱口而出的作品。这首诗写得很好,既自然又雄伟,既迷人又有绵延千里的潜质。李白反复背诵老崔的这首诗,不禁摇头叹气。突然,他放下笔,愤怒地脱口而出一首打油诗:
一拳捶碎黄鹤楼,
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题诗在上头。
以上就是李白为什么那么狂的全部内容,于是,李白天天去拜太上老君,希望神仙帮帮忙,正巧有一次,李白在道观碰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头,那就是位高权重的贺知章,贺知章看到李白的诗,操着一口浓重的吴语,一边拍手一边狂赞,李白费了好大劲才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