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王者荣耀

周瑜最著名的几个故事,一句话总结周瑜一生

周瑜最著名的几个故事?诸葛亮又使计让刘备安然的回到了荆州,并且让周瑜中了埋伏,还让士兵讥讽周瑜“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让周瑜气得吐血。4、丹阳借兵 兴平二年(195年)周瑜前去探望身为丹阳太守的从父周尚。那么,周瑜最著名的几个故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周瑜的三个典故

周瑜,字公瑾,公元175~公元200,庐江舒县人,东吴名将。

精通军事,又善音律,江东素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少年时,与孙策交“总角之好”,并称“孙郎”与“周郎”。

兴平二年,瑜带兵粮至历阳,助孙策克横江、当利。

退刘繇,进曲阿,而后还镇丹杨,同伯父周尚回寿春。

建安五年,周瑜从巴丘回吴,职中护军,并举荐鲁肃。

建安十二年,黄祖遣邓龙入柴桑,瑜追讨击,擒邓送吴。

建安十三年,孙权再征黄祖,瑜为前部大都督,黄祖灭。

同年,瑜为左都督,联合刘备赤壁破曹,奠定三分天下。

建安十五年,去蜀途中病逝于巴陵巴丘。妻小乔,有两子一女。

周瑜的才华比诸葛亮如何

周瑜打黄盖

在《三国演义》中记载:三国时期,东吴的大将黄盖受命诈降到曹操的军营,为了取信于曹操,周瑜故意借故痛打黄盖一顿,让黄盖假装气愤而投敌。庞统劝曹操将战船连在一块,给周瑜利用火攻创造条件,最终孙刘联盟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曲有误,周郎顾

成语出处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意思是,周瑜听人演奏的时候,即使多喝了几杯酒,有些醉意了,如果演奏稍有一点儿错误,也一定瞒不过他的耳朵。每当发现错误,他就要向演奏者相顾,微微一笑,提醒抚琴者,错音了。因此有两句歌谣道:"曲有误,周郎顾。"

若饮醇醪

周瑜性格开朗,气度宽宏,待人接物谦虚和气。为此,朝中文武大臣都爱和他交往,只有程普对周瑜不满。程普也是东吴的名将,很早就跟随孙权的父亲孙坚,后来又帮助孙策经营江南,是孙氏政权中的元老。他见周瑜年纪轻轻,地位却处于自己之上,内心不服,所以常常倚老卖老,给周瑜看脸色,借以抬高自己身价。周瑜是个宽宏大量的人,不愿和程普闹矛盾,所以处处克制,事事谦让,始终不与程普计较,更不与他发生冲突。一次,周瑜乘车外出,途中正好迎面碰上程普坐车而来。

三国人物周瑜事迹简介

1.周瑜打黄盖的故事:

三国时期,东吴的大将黄盖受命诈降到曹操的军营,为了取信于曹操,周瑜故意借故痛打黄盖一顿,让黄盖假装气愤而投敌。庞统劝曹操将战船连在一块,给孔明利用火攻创造条件,最终孙刘联盟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典故:

这个智谋故事开始于《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结束于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诸葛亮草船借箭以后,又不谋而合地与周瑜一起提出了火攻曹操水旱大营的作战方案。恰在此时,已投降曹操的荆州将领蔡和、蔡中兄弟,受曹操的派遣,来到周瑜大营诈降。心如明镜的周瑜又装聋卖傻,将计就计,故意接待了二蔡。一天夜里,周瑜正在帐内静思,黄盖潜入帐中来见,也提出火攻曹军的作战方案。周瑜告诉黄盖:他正准备利用前来诈降的蔡中、蔡和为曹操通报消息的机会,对曹操实行诈降计。并说:要使曹操堕于诈降计,必须有人受些皮肉之苦。黄盖当即表示:为报答孙氏厚思和江东的事业,甘愿先受重刑,尔后再向曹操诈降。 第二天,周瑜召集诸将于大帐之中,他命令诸将各领取3个月的粮草,分头作好破曹的作战准备。黄盖打断周瑜的话茬,抢先说:“不要说3个月,就是支用30个月的粮草,也无济于事。

赞叹周瑜名扬千古的诗句

1、开拓江左

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周瑜收到了孙策从历阳(今安徽和县)送来的书信,来信邀他共下江东。正在寻找政治出路的周瑜收到书信后,马上率领自己的部曲家兵数千人奔赴历阳。

同时,他还带去了大批舟船粮秣。周瑜及江东名士程普、张昭等人协助孙策先后打下秣陵、湖孰、江乘等地,赶走扬州刺史刘繇,占据他的治所曲阿(今江苏丹阳)。

十几天的时间,孙策的军队增加二万余人、战马千匹,威震江东。在继续东进之前,孙策把镇守江东要镇丹阳(今江苏南京)的重任委以周瑜。后来周瑜拒绝袁术册封的将军称号,向袁术提出要到居巢(今安徽桐城南)为县长的请求。

居巢离长江很近,周瑜的企图是,从居巢顺流而下直奔江东。袁术不知周瑜假途东归的用意,竟满足了周瑜的要求。在居巢,周瑜结识了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的豪族鲁肃。

在他的劝说之下,鲁肃放弃东城县令的官职,背叛袁术,与周瑜结伴东渡。孙策考虑舒县周氏是庐江的名门望族,派周瑜为督,可以充分利用他的家族的社会影响,以招募人马,延揽人才,扩大力量。

建安四年(199年),孙策与周瑜分率二万余人偷袭皖城。轻取皖城后,周瑜随从孙策在寻阳和沙羡,分别打败回师救皖的刘勋以及赶来救援的黄祖。经过几次大仗,孙策俘获对方部曲士兵三万余人,战船七千余艘,实力大增。

一句话总结周瑜一生

1、顾曲周郎:据《三国志》记载,周瑜年少时精通音律,即使在喝了三盅酒以后,弹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错,他都能觉察到,并立即会扭头去看那个出错者。

自魏晋时代之后,“周郎顾曲”常作为典故被各大文豪所引用,常常出现在各类诗歌、戏曲等文学作品中。唐人李端有《听筝》诗“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化用此典故,进一步发挥想象,描绘周郎因相貌英俊,酒酣后更是别有一番风姿。弹奏者多为女子,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往往故意将曲谱弹错。

2、一时瑜亮:在《三国演义》里,作者基于文学艺术需要,周瑜被描写成为与诸葛亮明争暗斗的人物,最终被诸葛亮气死。留下了孔明三气周公瑾,周瑜气的在马上大叫一声,箭疮复裂,坠于马下,临死前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

3、饮醇自醉:周瑜为人宽宏,唯独程普与他不睦,程普认为自己年长,经常凌辱周瑜。周瑜降低自己身份,始终不与他计较,后来程普敬佩服他,对别人说:”和周公瑾交往,就像喝美酒一样,不知不觉就醉了。“后来用于比喻与宽厚人交,不觉心醉,令人敬服。

扩展资料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合肥市舒县)人。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以上就是周瑜最著名的几个故事的全部内容,背叛袁术,与周瑜结伴东渡。孙策考虑舒县周氏是庐江的名门望族,派周瑜为督,可以充分利用他的家族的社会影响,以招募人马,延揽人才,扩大力量。建安四年(199年),孙策与周瑜分率二万余人偷袭皖城。轻取皖城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