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孙膑吴起?孙武膑缭分别是孙武、吴起、孙膑和尉缭等四人的统称。兵家四圣的重要著作有《孙子兵法》、《吴子》、《孙膑兵法》、《尉缭子》等。兵家四圣著作中含有丰富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兵家主要代表有孙武、吴起、孙膑、尉缭等。那么,孙武孙膑吴起?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是三国中有个吴国你知道吧?而他的皇帝都姓孙,历史上也叫孙吴、东吴,就比如称魏国也成曹魏。也有个称号,兵圣孙武,亚圣吴起,合称孙吴。三国演义里的孙吴指前者
孙吴绝对是孙武、吴起。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吴起发生了什么故事?
孙子吴起列传《孙子吴起列传》出自史记,司马迁著作,是我国历史上三个杰出军事家的合传,主要由孙子传、孙膑传、吴起传组成。本文全篇内容以兵法作首尾,内文中穿插兵法加以联结。
吴起画像
孙子传,即吴宫教战的典故,讲述的是当年吴王读了孙子的兵书后,决心考验一下他是否真的如书中一样会带兵。孙武问可否用妇女练兵,皇上同意后,他令两名宠妃当队长,选108位宫女操练。孙武先向其讲解号令规则,确认其听清楚后便开始操练,结果第一次一片混乱。孙武称没有讲明乃为将我的过错,于是再次反复重申,结果第二次操练还是一塌糊涂,此时他说已经讲明还不规范,就是队长的过错了,于是不顾皇上求情以军将职权决意要杀二位妃子,从宫女中选出两名队长,再次操练便全体合格了。
孙膑传,讲述的是孙膑以兵法围魏救赵夺回邯郸的故事,当时赵国的都城邯郸被魏国庞涓攻占,孙膑作为军师建议将领田忌不要正面攻夺,而是直至魏国都城大梁,杀他个措手不及,使其率兵回救,便能一举夺回邯郸。果然不出其所料,庞涓不能两头顾,遂前去救大梁使邯郸还于赵国手中。
然而吴起传,讲述的是他历仕过鲁、魏、楚三个国家,分别立下战功,尤其是在魏楚时期,一度使其国力昌盛、国富兵强。
题目应该是:孙子吴起列传
该篇主要讲述了孙武、孙膑和吴起三位兵法大家的事迹。
孙武通过“操练宫女”获得吴王信任,并帮助吴王西破彊楚,北威齐晋,显名诸侯。
孙膑是孙武后世子孙,与庞涓同学兵法,却被后者陷害。为舒展抱负、报私仇,他答应齐将田忌的请求赴齐国,通过“田忌赛马”获得期望信任,并帮助齐国以“围魏救赵”、“添兵减灶”之计获得桂陵、马陵大战。世传其兵法。
吴起的特点是刻暴少恩。作者通过“母卒不归”、“杀妻求将”和“为卒吮疽”三个事例,生动刻画了他刻暴少恩而善于带兵的形象。
说孙膑的有,说是孙武的也有,你怎么理解都可以.
也有人把孙膑也称作孙子,比如史记,孙膑传就在孙子吴起列传里.
如果单以兵法判定,那孙子肯定是孙武,《孙子兵法》是孙武写的,而孙膑写的是《孙膑兵法》。
兵家四圣中“孙”是孙武。
兵家四圣是:孙吴膑缭,兵家四圣著作中含有丰富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兵圣孙武子是兵权谋派,代表著作是《吴孙子兵法》
亚圣吴起子是兵技巧派,代表著作是《吴起子兵法》
计圣孙膑子是兵阴阳派,代表著作是《齐孙子兵法》
尉圣魏缭子是兵形势派,代表著作是《尉缭子兵法》
其中孙武、吴起、尉缭既是军事家又是政治家,只有孙膑是纯粹的军事家也是四圣中军事成就最高的一位,但是名声最大的是孙武因为他开创了兵家流派。
唐朝武庙十哲中没有尉圣魏缭是因为魏缭在军事家中偏向于政治,在政治家中偏向于军事,再加上魏缭在辅佐秦国统一过程中全是阴谋诡计而非正面战场故而没有入列。
至于唐朝武庙十哲中没有计圣孙膑那是因为孙膑兵法在隋朝就失落了,直到1972年考古才考出孙膑的成功事迹和兵法著作,唐朝人不了解孙膑的功劳自然也没让他入列。
兵家四圣是中国古代对四位杰出战略家与军事家“孙吴膑缭”的通称,又特指先秦对战略与战争研究派别的四位主要代表:孙武、吴起、孙膑、尉缭。兵家四圣的重要著作有《吴孙子兵法》、《吴起子兵法》、《齐孙子兵法》和《尉缭子兵法》等。这些著作均是当时战争和治兵经验的总结,其中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战术原则,包含有丰富的军事辩证法思想以及治兵作战的哲理。
以上就是孙武孙膑吴起的全部内容,如果以实战成就论断,吴起、孙膑,甚至孙武都只能望白起而兴叹,太强悍了。三、综合实力第一名:吴起。吴起,是略晚于孙武,战国初期著名的军事家,并著有《吴起兵法》。同时,吴起还是一名改革家,在楚国主持了吴起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