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是哪里人?狄仁杰,字怀英,号德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南郊区)人。为唐朝武周时的著名宰相,刚正廉明,执法不阿,以身护法。任大理丞,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先后举荐了张柬之、桓彦范、那么,狄仁杰是哪里人?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狄仁杰
狄仁杰,字怀英,号德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南郊区)人。为唐朝武周时的著名宰相,刚正廉明,执法不阿,以身护法。任大理丞,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先后举荐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及姚崇等数十位干练的官员,皆为唐朝中兴之臣,朝中政风为之一变。有人对他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狄仁杰回答:“举贤为国,非为私也。”狄仁杰曾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续立唐嗣,唐祚得以维系。一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为国贡献卓著。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狄仁杰
国籍 中国
裂滚出生地 山西太原
逝世日期 700年11月11日
谥号 文惠
所处朝代 唐/周(武则天当政)
别名 狄怀英,狄梁公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 630年
职业 唐朝宰相
追赠 文昌右相,司空
主要成就辅国安邦,断案如神
人物简介
狄仁杰,生于唐贞观五年(630年),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九月辛丑(二十六)日(700年11月11日),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改任侍御史,历任宁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职,官至凤阁鸾台平章事、内史。
狄仁杰(630—700年),字怀英,汉族,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南郊区)人,唐-武周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帆裂。曾担任国家最高司法职务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判如轿早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以不畏权贵著称。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可谓推动唐朝走向繁荣的重要功臣之一。以民渣雀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是我国历史上以廉洁勤政著称的清官。死后埋葬于神都-洛阳东郊白马寺。
狄仁杰是唐代武周时期的政治家,出身于太原狄帆模氏,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
久视元闷蔽年(700年),狄仁杰进拜内史,于同年九月病逝,追赠文昌右相,蚂轿州谥号文惠。唐朝复辟后,追赠司空、梁国公。
狄仁杰(630年-700年8月15日),字怀英,号德英,为唐朝武周时的著名宰相,刚正廉明,执法不阿,以身护法。任大理丞,一年中判决了陆数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先后举荐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及姚崇等数十位干练的官员,皆为唐朝中兴之臣,朝中政风为之一变。有人对他说:“天下桃李,悉陆前在公门矣。”狄仁杰回答:“举贤为国,非为私也。”狄仁杰曾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续立唐嗣,唐祚得以维系。一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为国贡献卓著。
请采纳早悉首
【人物名字:狄仁杰】
【拼音:DI RENJIE】
【字号:字怀英】
【所属朝代:唐代】
【生卒年代:630—700】
【籍贯:并州太原(今属山西)人】
【人物简介:唐代大臣。举明经。历官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宁州、豫州刺史,武则天即位,任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为来俊臣诬害下狱,贬彭泽令,转魏陪肢州刺史,神运旅功初复相,后入为内史,封燕国公。在武则天当政时,以不畏权贵著称。狄仁杰像取自明代王圻辑,万历刻《三才图会》。狄仁杰版刻像取自清金史(古良)绘,康熙中叶刻本《南陵无双谱》。狄仁杰全身像取自清上官周绘,乾隆八年刻本《晚笑堂画传》。狄仁杰苏州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芦悄世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狄仁杰半身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狄仁杰立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以上就是狄仁杰是哪里人的全部内容,狄仁杰(630—700)字怀英,生肖虎,汉族,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南郊区)人;唐(武周)时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当政时期宰相。举明经。历官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宁州、豫州刺史,武则天即位,任地官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