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王者荣耀

兰陵王是谁,历史兰陵王复原图

兰陵王是谁?兰陵王是北齐的一员名将。他的名字叫高长恭,因为封地在徐州附近的兰陵,所以叫他兰陵王。北齐的始祖是高欢,高欢的大儿子就是兰陵王的父亲。兰陵王是他的第四个孩子。兰陵王这样的出身可算显赫。 兰陵王以骁勇善战而闻名。那么,兰陵王是谁?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兰陵王的真实姓名

1、兰陵王高长恭(541年―573年),原名高孝瓘,又名高肃,字长恭,以字行,祖籍渤海调蓨,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详。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将领,一说为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2、高长恭性格温良猜裂念敦厚,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累次升任至并州刺史。初封乐陵县开国公,从弟高殷即位后晋爵为兰陵郡王,后历任尚书令、录尚书事、大司马、太保、太尉等。与段韶征讨柏谷,又攻打定阳。段韶患病,高长恭总领其众。前后以战功别封钜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

3、河清二年(563年),突厥攻入晋阳,高长恭奋力将其击退。次年邙山之战,高长恭为中军,率领五百骑兵再入周军包围圈,直至金墉城下,成功替金墉解围,高长恭在此次战中威名大振,士兵们为此战讴歌他,即后来知名的兰陵王入阵曲。

4、武平四年(573年),因“国事即家事”招致北齐后主源族高纬记恨,被后主高纬赐死穗困,时年仅三十三岁。死后北齐追赠假黄钺、太师、太尉公,谥号忠武。

兰陵王事迹

高长恭(?-573年),名肃,一名孝瓘,字长恭,以字行,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是北齐神武帝高欢之孙,北齐文襄帝高澄第三子,母亲姓氏不详。因曾受封兰陵郡王,世称兰陵王。据传高长恭相貌柔美,为在战场上威吓敌人,而戴面具上阵。

行第[编辑]

《北齐书》和《北史》的高长恭本传中,都称他是高澄第四子[1][2]。然而高长恭的墓碑碑文中却称他是高澄第三子,这与《北齐书》、《北史》中高长恭受封兰陵王时记载的行第一致[3][4],马忠理据此推断高长恭实际是高澄的第三子[5]。关于高长恭行第存在矛盾的情况,马忠理指出齐武成帝高湛的长子和次子同日而生,弘德李夫人所生高绰比胡皇后所生高纬早两个时辰,但高湛以高绰之母不是嫡妻为由,将高绰贬为次子。高澄第五子高延宗之母陈氏身为广阳王家妓都被史书记载,高长恭之母却没有记载姓氏,高长恭之母肯定比李夫人甚至广阳王妓地位还低下,而生高孝琬的却是高澄的嫡妻元氏,为东魏皇帝元善见的姐姐,高孝琬出生时,元善见亲临高澄府邸看望外甥并大加封赏。这与高绰、高纬兄弟长兄被贬为二弟的情况非常类似,正是《北齐书》中高长恭是三兄或四弟记载矛盾的根源所在,而高长恭的行第,应以碑文“第三子”为是[6]。

兰陵王受

兰陵王--高长恭(543- 573) 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芒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货。后为太尉。与段韶讨柏谷,又攻定阳。韶病,长恭总其众。前后以战功,别封钜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 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芒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货。后为太尉。与段韶讨柏谷,又攻定阳。韶病,长恭总其众。前后以战功,别封钜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 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运败数果,必与将士共之。 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着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麾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 护因慈母归来,颇感齐惠,拟与齐互结和约。

兰陵王历史简介

兰陵王

兰陵王——高长恭(?~573)

真正的兰陵王名高长恭,又名高孝瓘,是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风流大丞相高欢之孙。高欢长子高澄在父庆胡哪亲死后当上东魏第二任权臣。高澄政治上精明强干,却于29岁死在奴隶手里,丢下六个嗷嗷待乳的儿子,老四就是成为千古传说的兰陵王。值得一提的是,正史里忠实记录了另外五兄弟的母亲出处,就长恭例外在5个兄弟中,其中一个的母亲还是妓女。不知道是书史的遗漏,还是花花公子高澄自有隐情。高澄一死,其弟高洋继任,干脆一脚踢走皇帝,自己称帝,北齐建立。这是个出了名的野兽世家,群交乱性,酗酒暴虐,以为乐。高长恭生在其中,人品算很不错的,只留下一桩八卦:皇帝赏他20个侍妾,他只收下一个。这个人很聪明,要是一概不收,皇帝没面子;要是全盘接收,人家会当他是好色之徒,所以他有着洁身自好的高洁品性。

高长恭骁勇善战,据誉码说因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赫敌人,每每打仗都要带上狰狞的面具。最著名的一次是救援洛阳,他带领五百骑士,冲过周军重重包围,突入洛阳城下,城上齐兵认不出谁来了,怀疑是敌人的计谋。兰陵王摘下盔胄(注意,这里是个把脸遮了很大部分的头盔,而不是面具。"兰陵王面具”的典故只是后来的编舞者编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增强故事的戏剧性。

兰陵王为什么叫兰陵王

兰陵王名高长恭(公元541年- 573年),又名高孝瓘,北齐大纯颂将。封藩徐州兰陵。是北齐高祖高欢之孙,北齐文襄帝高澄之第四子,母亲姓氏不详(但洞颤是无论是《北史》或是《北齐书》皆对其余五王之母有所记载,独长恭“不得母姓”)。据说相貌柔美,为了在战场上能够威吓敌人,做颤郑故戴面具上阵。其五弟安德王高延宗后来曾在576年称帝。

以上就是兰陵王是谁的全部内容,兰陵王——高长恭(?~573)真正的兰陵王名高长恭,又名高孝瓘,是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风流大丞相高欢之孙。高欢长子高澄在父亲死后当上东魏第二任权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