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无敌大将江东猛虎孙坚。此人是孙策与孙权的父亲,讨伐董卓,十几路诸侯只做壁上观,唯有孙坚与曹操拼命向前,当然曹公差一点被人家弄死,当时曹操的实力太弱,但孙坚牛气,大败吕布、胡轸,杀死华雄,直达洛阳。人称江东猛虎,不可一世。
第二位勇冠天下的小霸王孙策。王朗说他“勇冠一世”,傅玄说他“勇盖天下”,陈寿说他“猛锐冠世”,曹操说他“狮儿”。仅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席卷江东六郡八十一州,为孙权掌管江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位忠义无双的关羽关云长。三国时代只有孙策被称为“狮”,只有五个人被称为“熊虎”,关羽、张飞、许褚、吕布、周泰。(赵云是“虎威将军”,赞其威,却不能算是“虎”)孙策的评价是“盖天下”,关、张则是“万人敌”“冠三军”。评价他两“万人敌”的人有:郭嘉、程昱等等魏势力群谋臣。此外还有刘晔说他两“勇冠三军”,周瑜说他两“熊虎之将”。 “白马之战”,三国史上唯一一个于万军中取敌猛将首级,且全身而退的战绩。可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唯一。看看三国志对于关羽斩颜良的描述:“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第四位和关羽齐名的张飞张翼德。《三国志》:“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张飞,字翼德,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个性如烈火、勇猛鲁莽、嫉恶如仇的“三将军”形象,历史上确有张飞喝断桥的故事: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而飞,使二十骑拒之。飞据水断桥,怒目横矛曰:‘身为张冀德,可共决死罪!敌无敢近者,故得免。可见无比勇猛。
第六位中排名第一的大将吕布。正史中荀攸评价他是“骁猛”,陈宫评价他“善战无前”,《三国志》说他“骁武、拳捷、骁猛、虓虎之勇”。《曹瞒传》中有记载“时人谓之:‘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曾与郭祀交手,擅长射箭,曾因“辕门射戟”而名动天下,被视为弓神。 “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飞将军”吕布,一是指他马术娴熟,在那个没有马镫的时代也能驭马如飞;二就是指他箭法如神,百步之外取人首级。
第八位威震逍遥津的名将张辽。三国时代唯一被比为召虎的武将。陈寿说他“武力过人”,曹操曾一起评价张辽、乐进、于禁三人“武力既弘,无坚不陷。” 逍遥津一战带800骑在孙权十万大军中横冲直撞,令人印象深刻。濡须之战后,张辽与李典、乐进等镇守合肥,并多次击退孙吴的进攻,在建安二十年(215年)的合肥之战,张辽率800将士冲击孙权的十万大军,打到了孙权的主帅旗下,令孙权闻风丧胆,吴军披靡溃败。后以七千之众大破十万大军,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声名大噪,“张辽止啼”也成为民间流传的传奇典故。张辽为历代推崇,并成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第九位善于防守的大将曹仁。此人是曹魏宗亲,三国时代唯一被比为王贲的武将。傅玄评价他为曹军首席猛将,并认为张辽紧随其后。“曹大司马有鬼神之勇”“江陵之战”中以数十骑突进周瑜军重围中救出牛金,曹孙“两军皆惊,视之为天人也”。正史之中,曹仁却曹营内姓第一名将,曹操在进行军事行动时,曹仁大部分时候都自领一军。他的作用大部分时候是为曹操扫清可能出现的障碍,保证了曹操在失误的时候不至于置身于死地。
第十一位典韦,史载他“形貌魁梧,膂力过人……韦好持大双戟与长刀等,军中为之语曰:“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濮阳一战让他名动天下。这里有典韦的案例:曹操偷娶了绣的婶子,张绣非常恼怒,于是偷偷发动偷袭,让人把典韦灌醉,偷走了典韦的兵器。外面火光漫天,厮杀不断。曹军大乱,曹操也来不及多想,赶紧率几个轻骑兵开始逃走。典韦在门前奋战,拖住了张绣军,可是张绣人多势众,典韦奋勇杀敌,用长戟左右攻击,一戟击去,便将张绣军十余支矛摧断。可惜的是,双拳难敌四手,典韦也身受重伤,张绣军原本想活捉典韦,典韦见势不妙,用双臂挟住两个张绣军将他们杀死,其余的张绣军不敢近前。然而随着张绣军的一波又一波,典韦最终力不能支,就此怒目大骂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