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王者荣耀

诸葛亮的品质和精神,诸葛亮代表的精神

诸葛亮的品质和精神?诸葛亮具有国士精神、负责精神、务实精神以及法制精神。诸葛亮足智多谋、精明能干、知识渊博、神机妙算。位极人臣,却不追求个人权势,不弄权也不为权所奴役。他只靠俸禄为生,不以权势谋私利。知人善任,以宽广的胸怀,那么,诸葛亮的品质和精神?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诸葛亮代表的精神

诸葛亮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立身处世,待人接物及做人、做官、做事所表现出来的忠诚、爱国、恤民、敬业、自强、公开、廉明、勤劳、智慧、谦虚和创新等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最集中的体现。诸葛亮做人、做官、做事,李纯大不仅为他那个时代,也为后人作出了表率。诸葛亮做人,讲淡泊,讲修身,讲忠诚、讲守信,堂堂正正,一生正气。诸葛亮做官、爱国、爱民,赏罚分明,廉洁奉公,鞠裤或躬尽瘁,死而后哪竖已。

从诸葛亮身上学到了什么品质

诸葛亮的性格特征

1、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胸怀坦荡的大智慧。

2、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代表。

3、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蚂举。

4、谦逊有礼、忠心耿耿。

5、不以貌取人、更不大意轻敌。

拓展资料: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和物闷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唤弯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诸葛亮能考上清华吗

3017位粉丝

1.胸怀大志。

《三国志*诸葛亮传》:好为梁父吟;每自比於管仲、乐毅。

2.胆识非凡。

《三国志*诸葛亮传》: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3.务实。

《三国志*诸葛亮传》: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

纵观丞相一生,每一言皆有的放矢、切中有害,掌权十余年治实不治名,一举一动掷地有声。易先生在《百年孤独》里也提到丞相的务实精神:二帝并尊。

4.信念坚定。

执着兴复汉室的信念,悲壮地北伐,一直至死。

5.忠贞不二。

一生献给先主后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6.恪尽职守。

先主时,“顷纤调其赋税,以充军实”(《三国志*诸葛亮传》);后主时,“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三国志*诸葛亮传》),从未有疏漏。

7.清廉。

《三国志*诸葛亮传》:“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馀饶。至於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产。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8.公正。

《三国志*诸葛亮传》: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诸葛亮有什么精神

诸葛亮精神可以概括为这样四句话:心系天下的国士精神;鞠躬尽瘁的负责精神;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公正廉洁的法制精神。

拓展资料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孙慧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辅佐刘备建立蜀汉。

蜀汉建锋好立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因各种不同因素而失败,最后于蜀汉建兴十二年(银凯铅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学诸葛亮的精神60字

诸葛亮性格最大神好的特点,一是尽忠职守,二是生性谨慎。

尽忠职守,是因为诸葛亮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我们都知道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包括在他自己写的《出师表》里面也有记载,在出师表里,诸葛亮说“游明铅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三顾茅庐是一段千古佳话,刘备槐答愿意放下身段请一个年纪轻轻的书生当军师,同样的,诸葛亮也愿意以自己一生的学识与忠诚回报于刘备。

诸葛亮这种“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忠君精神是千百年来无数后来人的典范。

至于生性谨慎,则是诸葛亮自身的性格导致。

在诸葛亮一生中,不论是用兵,用计还是用人,我们会发现,他几乎从不打没把握的仗。拿最简单的“火烧博望坡”来说,单单一把火,他先是亲自与刘备勘察地形,而后安排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先后在“诱敌”、“放火”、“掩杀”等各个环节交替配合,这才大败曹军。

因为这种性格的影响,诸葛亮的一生之中用计很少有失利的时候,但是同样也有人诟病他这种性格导致他措施了很多良机。

就拿六出祁山的经典战役来说,当时大将魏延提出分兵五千人,由他率领这支奇兵从子午谷小道悄悄杀到长安,如果成功,则魏国必然大乱,蜀国可一举击溃魏国。

以上就是诸葛亮的品质和精神的全部内容,冷静沉着、军纪严明、忠心耿耿、博览群书。诸葛亮不论是在世之时还是身殁之后,蜀中吏民都对他真心相敬,魏晋方面也对他非常敬佩。公元234年春,当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杀出斜谷(今陕西周至县西南)口,发动第五次伐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