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1、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译文:君子不用水来当镜子,而是拿别人来当镜子。用水当镜子可以看到的是容貌,而用人当镜子则可以知道吉凶对错。
2、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译文:卒:同“猝”,指突然事变。这两句大意是:心中没有预先考虑应对事变的方法,就不能应付突然变故。
3、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译文:假使人人都彼此爱护,则天下安治;倘若人人都彼此交恶,则天下大乱。
4、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墨子经典名句100句,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者,人必从而害之。
译文:爱别人的,别人也必然爱他,利于别人的,别人也必然利于他,憎恶别人的,别人也必然憎恶他,残害别人的,别人也必然残害他。
《墨子修身》 6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67、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68、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69、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
5、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译文:钓鱼的人躬着身子,不是要对鱼恭恭敬敬;用虫子作为诱饵捕鼠,也不是因为喜爱老鼠。
6、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墨子语录 1、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秏。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2、源头浊的。
译文:这两句大意是在好处中要取大的,在害处中要取小的。
7、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人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8、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
译文:战国·墨子《墨子·耕柱》。言:言谈。称:称扬。汤文:汤,成汤,商朝的建立者;文,周文王姬昌,商末周族领袖。行;行为。譬:比如。稀(xi西):猪。这两句大意是:言谈必称扬商汤周文,行为则比如猪狗一般。
9、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
译文:所以君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而平庸的人却宽以待己、严于律人。
10、默则思,言则诲,动则事,使三者代御,必为圣人。
11、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
译文:善不是出自内心的,不能保留;行为不能从自身辩明的,不能去做。
12、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
译文:所以江河不嫌弃小溪的水来灌注,就能汇成巨流。被称为圣人的人,不推辞难事,不违背自然规律,所以能成为天下的大人物。
1、不迁怒不贰过 出自《论语》,意思是:他不把自己的怒气转移到别人的身上,不重复犯同样的过错。道理:不要把自己的愤怒发泄在别人身上,也不要犯同样的错误。2、爱人若爱其身 出自《墨子》,意思是:爱别人就要像爱。
13、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译文:好名声不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荣誉也不能以巧诈树立,君子用身心戴道而行。
14、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
译文:所以,根基树立不牢的人,不要期望有茂盛的枝叶。
15、事无终始,无务多业。
译文:办一件事都不能善始善终,就不要做很多事。
16、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者,人必从而害之。
译文:关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必定会关爱他;给别人利益的人,别人也必定会给他利益;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必定憎恶他;残害别人的人,别人也必定残害他。
17、万事莫贵于义。
译文:天下万事中,没有什么比道义更可贵的了。
27、 食者,圣人之所宝也。 ——墨子 28、 刚天下者兵也 ——墨子 29、 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墨子 30、 天下有利则治,无义则乱 ——墨子 31、 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 ——墨子 《墨子》。
18、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偏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译文:意志不坚强的,智慧一定不高;说话不讲信用的,行动也不会果敢;拥有财富而不肯分给人的,不值得和他交友;守道不坚定,阅历事物不广博,辨别是非不清楚的,也不值得和他交游。
19、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刚黄。
译文:(把丝)放于青色的染料中,丝就染成青色;(把丝)放于黄色的染料中,丝就染成黄色。
图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