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王者荣耀

没有张良韩信,张良为什么排第一

提起汉三杰,读者诸君马上会想到三个名字:萧何、张良、韩信。

如果按照《史记》和《汉书》为这三人做“世家”和“列传”的顺序,确实是一萧二张三韩,张良为什么排第一,但是我们看了《史记·高祖本纪》才发现:萧何、张良、韩信,谁是汉三杰之首,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心中有杆秤,这个人既不是萧何,也不是韩信。

在聊汉三杰排序之前,咱们先得给刘邦恢复一下谥号和庙号:当年汉朝大臣和继任者孝惠帝刘盈给刘邦的是“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按照传统叫法,应该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或“汉太祖高皇帝刘季”,这一点《史记集解》说得很明白:“礼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刘邦的谥号庙号掰扯清楚了,咱们该来汉三杰了。

汉三杰的说法,还真是出自汉太祖高皇帝刘邦之口:“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后汉书·高帝纪》关于汉三杰的记载,与《史记·高祖本纪》的记载只有微小的差异,我们就不去逐一对照了,咱们要讨论的问题,是为什么张良在刘邦心中的分量最重、而萧何与韩信只能排在第二和第三位?

读者诸君想必还记得刘邦有一个著名的“功人功狗论”:“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没有张良韩信

在汉三杰中,以萧何资历最深:“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

我认为还是能够。无论是张良的运筹帷幄之才,还是韩信的领军决胜之能,都是在得到刘邦的赏识认可之后才展露无遗的,他们虽然的确在刘邦建立基业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更值得重视的是刘邦的识人之明和用人之量。如果没。

至于当过齐王、楚王的淮阴侯韩信,那就不用说了,萧何月下追韩信骑的是马还是自行车,地球人都知道——要不是萧何玩儿命狂追,韩信根本就没有出头之日,最后楚汉相争鹿死谁手,那还真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但是我们细看《史记》和《汉书》就会发现:没有萧何和韩信,刘邦很难打赢楚汉战争,要是没有张良,刘邦根本就没资格打楚汉战争。

鸿门宴上,如果不是张良事先得到情报并进行了周密部署,樊哙吃到的可能就不是猪腿了;郦食其撺掇刘邦复立六国后世为诸侯,张良拿着筷子摆格局,吓得刘邦把刚吃的肉都吐了:“竖儒,几败而公事!”

没有张良,刘邦还有陈平;没有萧何还有曹参;没有韩信还有周勃、彭越、英布。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刘邦对人才的利用和尊重,韩信能从一名小吏被提举为将军,只能在刘邦这里发生;没有韩信,刘邦照样可以拿下齐国。

刘邦大骂郦食其是竖儒,自称是郦食其父亲,看来是真急眼了,同时刘邦也知道,自己又欠了张良一桩救命之恩。

韩信投刘邦是没有人推荐的, 是在项梁领兵渡淮水时主动投靠的,而且一开始在军中并不引起重视,后与萧何认识后,萧何十分赏识韩信,才引荐给刘邦。但即使有萧何的引荐,刘邦也并未重视韩信,致使韩信开溜。一直到“萧何。

当功臣宿将为萧何与曹参谁的功劳最大该封什么侯的时候,刘邦已经对张良的封爵有了主意:“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

经过长期战乱,刘邦称帝的时候,天下已经没有多少人口了,所以封侯的时候不能不精打细算:“沛公总帅雄俊,三年然后西灭秦,立汉王之号,五年东克项羽,即皇帝位。八载而天下乃平,始论功而定封。讫十二年,侯者百四十有三人。时大城名都民人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裁什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

刘邦耀祥一统天下,必须有良将和贤臣的辅佐,而张良和韩信就是这样的人才,樊哙等人虽然也有一定的军事才能,但他们绝对不是优秀的军事家,而且张良有战略远光,遇事很清醒,所以说,假如没有这两个人,刘邦是不可能一统天下。

大侯不过万家(比如萧何),刘邦直接许给张良三万户,等于把张良的位置放在了诸侯王之下、封侯之上。

没有张良韩信

我们细看《史记》和《汉书》,就会发现张良赢得刘邦尊重的最大原因,就是他的“不争”。

其实大汉开国第一功臣之争,也是萧何与曹参两大集团的利益争夺,而张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不但替刘邦找到了有效的解决办法(先封雍齿),而且推掉了自己的三万户食邑:“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原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也证实了刘邦对张良的重视,超过了萧何:“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在刘邦公布分封诏令之前,张良知道自己是留侯,萧何不知道自己是酂侯,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汉三杰的最终结局,笔者不说,读者诸君也都知道:萧何被捕入狱,出来后免冠徒跣谢罪,最后战战兢兢度过余生;韩信被斩于长乐钟室,夷三族。

阴谋论者说张良如果不食人间烟火会活得更长,但是我们知道,《史记》写得明明白白:“後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张良在吕后的劝说下,又享受了八年荣华富贵才寿终正寝,换做读者诸君,是愿意不食人间烟火枯坐八年,还是愿意按照像吕后所说的那样过好每一天?

答案很明显是不能,所以刘邦放张良回去辅佐韩王成。张良对刘邦也不是没有感情,毕竟是自己投靠过的人,一起打过仗,他还无比的信任和器重自己,这可是知遇之恩,会永远记在心里的。张良的心里大概是这样的想法吧!楚汉争霸。

【免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