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是哪国人?按照韩信的生平看,在他出生时他属于楚国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韩信就变成了秦朝(国)人,经过秦末起义后,韩信和刘邦等人一起建立了汉王朝,他的国别属性变成了汉朝(国)人。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那么,韩信是哪国人?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韩信是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是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
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
扩展资料:
韩信被称为兵仙的由来:
韩信打败的第一个强劲对手是秦国名将章邯。章邯在秦二世时期担任少府一职,陈胜、吴广起义后,率骊山70万刑徒迎击楚军。之后他大败周文、逼死陈胜,斩杀项梁,几乎是凭一己之力,灭掉了反秦的大半义军。因为屡战屡胜,所以章邯也渐渐自满起来,趁秦朝内乱之际,打算一举拿下赵国。结果在巨鹿之战中,被项羽打的大败而归。
你问的是哪个韩信?刘邦手下有两个大将叫韩信。一个封齐王和楚王,后降为淮阴侯。一个封韩王。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史记 卷九十二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淮阴在战国属楚。韩信是楚人,所以刘邦后来让他做楚王,可以衣锦还乡。
韩王韩信是韩国人,而且是战国韩王的孙子。韩王信者,故韩襄王孽孙也,长八尺五寸。《史记 卷九十三 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刘邦也是楚人
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沛县丰邑中阳里,是纤搜砀郡沛县(今属江苏徐州)人。说明白点,就是彭城郊区,彭城是呢儿?就是今天的徐州,当时的楚国重镇。
是的 楚河汉界定了后,刘邦想撤兵西归,张良、陈平劝他说:“汉已据天下的大半,诸侯又都归附于汉。而楚军已兵疲粮尽,这正是上天亡楚之时。不如索性趁此机会把它消灭。如果现在放走项羽而不打他,这就是所谓的‘养虎给自己留下祸患’。”刘邦听从了他们的建议,于是开始发兵围歼项羽。
这时侯,汉军士卒气盛,粮草充足,项王士卒疲惫,粮食告绝。汉王派陆贾去劝说项王,要求放回太公,项王不答应。汉王又派侯公去劝说项王,项王才跟汉王定约,平分天下,鸿沟以西的地方划归汉,鸿沟以东的地方划归楚。项王同意了这个条件之后,立即放回了汉王的家属。
韩信,男,汉族,约公元前231生,属相约为马,星座约为天蝎座,江苏淮安人,曾任汉朝元帅军衔的大将军兼相国、副国家级的齐王、副国家级的楚王,后被贬为正地市级的淮阴侯。
韩信年轻的时候,曾因犯案被判死刑,和他同案的有13个人,都挨次被杀了,轮到杀他的时候,他大义凛然地对主审官滕公说:“汉王不打算得天下了吗?为什么要杀掉壮士?”
滕公听他的口气不凡,又见他的容貌威武,就没有杀他。同他谈并稿话后,更加佩服,便把他推荐给汉王刘邦。《汉书·韩信绝燃孝传》记载,韩信身材高大,在1.8米以上,经常佩带刀剑,但是胆子很小。
韩信有志向,很自信。刘邦曾经问韩信:“我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十万。” 刘邦又问韩信:“你能带多少兵?”韩信说:“多多益善。”
早年的韩信,在淮阴老家的时候,很贫穷,不能当官,也不会经商,经常到各家蹭饭。有几个月的时间,一直在村长家白吃白喝。
村长媳妇忍无可忍,索性刚起床就开饭,等到韩信来的时候,已经没有饭吃了。韩信明白人家是厌恶他了,很伤自尊心,从此再也不去了。
以后的韩信,经常在城外钓鱼。一位洗衣服的老妇人见他饿得不行,就给他饭吃,一连数十日。韩信感激涕零,说:“我肯定会报答您!”
没想到,老妇人听后愤怒地回答:“段逗你身为大男人,不能自食其力,我是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哪里是指望你的报答!”韩信羞得无地自容,以后再也不去了。
1、韩信是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阴区)人。
2、人物简介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
3、人物生平
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于是,刘邦遣张良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
汉朝建立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借口韩信谋反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4、人物评价
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皮瞎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
淮阴人(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 ,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作为统帅,他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作为军事理论家,联合张良整理兵书、序次兵法,并著有《韩信兵法》三篇 。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磨做洞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胡槐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
扩展资料
古代名将出生地:
1、项羽,出生地:下相(今江苏宿迁市)故都:徐州(古称彭城)年少生长以及起兵地:会稽郡吴中(今苏州)
2、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汉名将,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
3、卫青,西汉着名将领。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4、班超(32一102),字仲升,东汉名将、外交家。扶风安陵(属今陕西咸阳)人。
5、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后裔。
以上就是韩信是哪国人的全部内容,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人。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 ,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在秦朝末期,他参加了反秦斗争并前往香粮和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