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庙72名将全部名单?武庙中的是姜太公,以及武庙十哲和历史上的72名将。武庙十哲是韩信、诸葛亮、李靖、李绩、张良、司马穰苴、孙武、吴起和乐毅,72名将也同样是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如郭子仪、周亚夫、白起、卫青、李广、霍去病、关羽等。那么,武庙72名将全部名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张辽、关羽、周瑜、陆逊、吕蒙等。
1、张辽
张辽(169-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马邑之谋发起者聂壹的后人。
起初,担任雁门郡吏。又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恪尽职守,历尽坎坷。吕布败亡后,张辽归属曹操。曾洞察人心而劝降昌豨。攻袁氏而转战河北。
在白狼山之战率领先锋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驱逐辽东大将柳毅。以静制动平定新军叛乱。勇登天柱山击灭陈兰、梅成。此后,长期镇守合肥。
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战,张辽率领八百将士冲击东吴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令东吴军队披靡溃败、闻风丧胆 。
又率领追兵,大破孙权、凌统、甘宁等人,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 “张辽止啼”成为流传千古的典故。
黄初元年(220年),张辽进封晋阳侯。染病之后,依旧令孙权非常忌惮。黄初三年(222年),张辽抱病击破吴将吕范。同年,病逝于江都,谥曰刚侯。张辽为历代所推崇,成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2、关羽
关羽(?-220)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被称为“美髯公”。早年跟随刘备颠沛流离,辗转各地,和刘备、张飞情同兄弟,因而虽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关羽仍然借机离开曹操,去追随刘备。
春秋时代(四名):
一、孙武
二、伍氏雀竖子胥(名员)
三、范蠡
四、赵襄子(名无恤)
战国时代(八名):
五、吴起
六、孙膑
七、乐毅
八、田单
九、廉颇
十、赵奢
十一、信陵君(姓名为魏无忌)
十二、李牧
秦时代(三名):
十三、白起
十四、王翦
十五、蒙恬
楚汉争霸时代(三名):
十六、项羽
十七、张良
十八、韩信
前汉时代(七名):
十九、周亚夫(父为周勃)
二十、李广
二十一、卫青
二十二、霍去病
二十三、赵充国
二十四、郑吉
二十五、陈汤
后汉时代(八名):
二十六、邓禹
二十七、冯歼大异
二十八、岑彭
二十九、马援
三十、班超
三十一、曹操岁郑
三十二、关羽
三十三、周瑜
三国时代(三名):
三十四、司马懿
三十五、陆逊
三十六、邓艾
东西两晋时代(五名):
三十七、杜预
三十八、王濬
三十九、陶侃
四十、祖逖
四十一、谢玄
南北朝时代(六名):
四十二、檀道济
四十三、韦睿
四十四、杨大眼
四十五、斛律光
四十六、兰陵王(姓名为高长恭)
四十七、萧摩诃
隋时代(三名):
四十八、韩擒虎
四十九、刘方
五十、张须陀
唐时代(十二名):
五十一、李靖
五十二、李勋
五十三、秦叔宝(名琼)
五十四、尉迟敬德(名恭)
五十五、苏定方(名烈)
五十六、薛仁贵(名礼)
五十七、王玄策
五十八、裴行俭
五十九、高仙芝
六十、郭子仪
六十一、李朔(父为李晟)
六十二、李克用
五代十国时代(二名):
六十三、王彦章
六十四、周德威
宋、辽、金时代(十三名):
六十五、曹彬
六十六、杨业(中称为杨继业)
六十七、耶律休哥
六十八、穆桂英(女性)
六十九、狄青
七十、宗泽
七十一、岳飞
七十二、韩世忠(妻为梁红玉)
七十三、宗弼(女真名为兀术)
七十四、虞允文
七十五、孟珙
武庙又称武成庙,是祭祀姜太公和历代良将的庙宇。武庙中的是姜太公,以及武庙十哲和历史上的72名将。武庙十哲是韩信、诸葛亮、李靖、李绩、张良、司马穰苴、孙武、吴起和乐毅,72名将也同样是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如郭子仪、周亚夫、白起、卫青、李广、霍去病、关羽等。
三国中有9人入享了武庙,其中蜀汉丞相诸葛亮进入了武庙十哲,地位非常高,和“兵仙”韩信、“兵家至圣”孙武等人并列。诸葛亮的功绩是为刘备提出“隆中对”,帮助刘备拿下荆州、益州和汉中,实现了三分天下。同时,在诸葛亮的治理下,蜀汉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可惜诸葛亮的北伐没有成功。
除了诸葛亮之外,三国还有8位名将入享了武庙,其中东吴多达4人,曹魏和蜀汉各自只有两人。
一、东吴:周瑜、纤前陆逊、吕蒙、陆抗
周瑜是江东第一任大都督,江东大部分地盘是他和孙策打下的,可惜孙策被仇家刺杀了,不然两人很可能会在三国掀起一股青春风暴,将曹操、刘备这些前浪给拍死在沙滩上。孙策死后,周瑜帮助17岁的孙权坐稳了江东主公之位,随他在赤壁率兵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保住了江东,还打没了曹操的数万兵马,让曹操短期内再难南下攻打江东,从而拉开了三国序幕。
周瑜还给江东制定了打压刘备,夺取益州,然后联合西凉的马超进攻曹操的策略,周瑜的计策若能成功,江东很有可能夺得天下,但可惜周瑜也英年早逝,他的继任者鲁肃的思路与周瑜有很大不同,鲁肃善守不善攻,所以周瑜的计划被束之高阁,江东也失去了争夺天下的主动权。
古代六十四名将如下:
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经颜真卿建议,史馆考定在武庙中塑像的春秋战国时期至唐建中年间在军事上享有盛誉的将领。
《新唐书卷一十五》载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奏:“治武成庙,请如《月令》春、秋释奠。其追封以王,宜用诸侯之数,乐奏轩县。”
名单是:
范伏猛蠡、管仲、田单、孙膑、廉颇、赵奢、王翦、李牧、彭越、曹参、周勃、周亚夫、李广、卫青、霍去病、赵充国、邓禹、吴汉、冯异、耿弇、贾复、寇恂、马援、段颎、皇甫嵩、张辽、关羽、张飞、邓艾、周瑜、陆逊、吕蒙、羊祜、陆抗、王濬、谢玄、杜预、陶侃、王猛、慕容恪、檀道济、长孙嵩、王镇恶、吴明彻、王僧辩、斛律光、慕容绍宗、宇文宪、于谨、韦孝宽、杨素、韩擒虎、史万岁、贺若弼、尉迟敬德、李孝恭、苏定方、张仁亶、郭元振、裴行俭、王晙、王孝杰、张齐丘、郭子仪。
中国古代七十二名将如下:
一档:1人
张良河南宝丰人,出生贵族世家,曾经主谋刺杀秦始皇,是刘邦的重要谋士,被称为汉初三杰之一。
二档:10人
管仲春秋齐国的政治家,被誉为华夏第一相、法家先驱等名号。
孙武春秋时期齐国人,因内乱远走吴国。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
乐毅广东中山灵寿人,战国时期接触的军事家,因燕惠王猜忌而投奔赵国。
元朝:(6名)
成吉思汗
哈撒尔
木华黎
博尔术
忽必烈
脱脱帖木儿
大明(20名)
徐达
汤和
常遇春
蓝玉蔽运
李文忠
沐英
朱棣
戚继光
袁崇焕
李如松
清朝(8)
多尔衮
鳌拜
周培宏首梁芹哪公
年羹尧
岳钟琪
福康安
曾国藩
左宗棠
李鸿章
邓世昌
以上就是武庙72名将全部名单的全部内容,5、李光弼 李光弼(708年-764年8月15日),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唐朝中期名将,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第四子。李光弼出身“柳城李氏”,初任左卫亲府左郎将,袭封蓟郡公。天宝十五载(75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