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三国里我最喜欢的英雄人物之一,小时候就特爱玩小霸王游三国志,所以那个时候喜欢玩蜀国,虽然蜀国最终还是输了,都是悲剧性的英雄人物,但是蜀国却深得民心,关公霸气句子简短,到现在,都惹人泪下。
说起关羽,大家可能都知道,他温酒斩华新,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义释黄忠,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所以玩三国志,我最喜欢玩蜀国,有什么装备,都优先给关羽。
吴懿那可是国舅啊!这话说得理直气壮,气壮山河,山河变色。既然被捉住了,干嘛不投降?大帐中围绕的众将被他的无耻震惊得面面相觑,哑口无言。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根本不需要严刑逼供,吴懿不但投降。
纵观《三国演义》里,关羽不仅留下里人人称道的功绩,还留下了让人佩服不已,荡气回肠的句子,这一句只有28个字,却经典至极,影响了许许多多英雄人物,因为这句话太霸气,太有气节了,全句如下: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这句话是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说起关云长走麦城,大家都觉得是一个悲剧,本来完全可以避免,可晚期的关云长太傲气了,不把敌人放在眼里,最终才导致关云长败走麦城。
死有很多种,有的人死得令人敬佩,尊重,有的人则死的令人唾弃,遗臭万年。固然,人终有一死。那么我们的大英雄人物关羽,快到死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呢?他临死前又说过什么样的话呢?
大家可能都知道像楚霸王项羽这样的大英雄人物,死的时候,也留下了千古绝唱。项羽快死时候,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句话让这个悲剧英雄,更加悲剧化了。即便他有卷土重来的机会,但是他却感到无颜再见江东父老,所以选择悲剧的去死,自杀了,霸王乌江自刎。
而再看关云长败走麦城,面临死亡前,他却说出了“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那么关羽说出这句荡气回肠的话,在他当时的情况下,关羽宁为玉碎,也不为瓦全,宁可死,也不屈的气节,这也体现了一位将领对主公的忠诚。
而纵观三国演义,论忠心不二的,怕还是张飞和关羽了,对刘备是不离不弃,即便刘备成了白军,都愿意跟着,从来不说散伙话。
《三国演义》里值得人学习的地方真的太多太多,我们就应该学习关羽的忠诚,但是不能学习他晚期的傲气。大家猜猜关羽死后怎么样?他的头颅被送到曹操那里,曹操见了,说了一句什么话?
曹操见到关羽的头颅,说我终于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可想关羽对魏国威胁有多大?曹操都夜不能寐了。关羽死后,曹操发出感叹,终于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
第一句: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这句话是在斩颜良,解白马之围时说的。当时,袁绍大将颜良进攻白马,刘延向曹操求援,颜良先后斩杀投降曹操的吕布部将宋宪和魏续,二十合击败徐晃,诸将栗然。曹操无奈,只得请关羽出战。
关羽这句话,后来影响了很多人,比如文天祥在江西和广东抗元,被俘后宁死不屈,也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 关羽说过那些名言 1、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关羽 2、人生天地间,无始终者,非君子也。吾来时明白,去时不可不明白。 ——关羽 3、此等小辈,如同土鸡瓦狗,插标卖首尔。 —。
还影响到了近代英雄人物谭嗣同,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他也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当然关羽或许也是受到前人所影响,这些很有气节,又霸气的话,必将会影响一代又一代,他们的话是千古不朽的,千古流芳的。
大家还记得哪些很有气节的悲剧英雄人物呢?不妨也说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下!
1、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陨而名可存于竹帛间。2、人生天地间,无始终者,非君子也。吾来时明白,去时不可不明白。3、此等小辈,如同土鸡瓦狗,插标卖首尔。4、关云长在此,来者报上。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关羽最经典的一句话: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发生在关羽困守麦城之际,它的意思是:玉可以被摔碎,但不能改变它洁白的本质;竹可以被焚烧掉但不能毁掉它的骨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