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王家禧以长子姓名“王泽”作为笔名,创作出脍炙人口的《老夫子》。这是首本描写市井小民生活百态及人生智慧的漫画,因其风格明快、包罗万象且幽默风趣、形象生动,而深受华人喜爱。
“家父画《老夫子》黑白漫画的时候,对用笔、墨水的要求非常讲究,老夫子原作者朋弟,一笔一笔的线条隐藏着他的创作感受、经验和功力,但遗憾的是过往甚少人理会,家父亦没有时间告诉大家,以及将这些创作元素再进一步演变。”
1995年,王泽眼见父亲年纪渐长、健康不稳后,便继承父业,让两代“王泽”无缝接轨。他坦言,接手初期,与父亲一样拥有相同的问题,天天忙着搞出版、画漫画,没有时间探索创作的新变化,创作变成了一份困难的工作。
在60年代初开始漫画创作.1974年移居美国,继续老夫子漫画创作,至今依然爱不释手.老夫子漫画出版以达到400套,风行世界华人社会中.著作:《老夫子》貌视除了老夫子没其他优秀的了`不过老夫子确实很好看 当然不出了 。
去年1月1日,“老王泽”因年老器官衰竭在美国离世,享年93岁。一年多来,再也听不到父亲在家里洪亮的笑声,“小王泽”选择静静地“治疗”心灵的空虚,花约4个月创作了一系列题为“影”的画作纪念父亲。画中,老夫子的脸孔变成黑色的影子,身穿的长衫不再是黄色而是彩色,动态亦带点抽象。
“父亲转身离开了我,消失了,慢慢变成了一个个影子。”王泽解释,创作灵感是来自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父亲生前将全部精力投入在老夫子上,老夫子的影子,埋藏了父亲一生多姿多彩的时光。”
这些年,穿中式长袍马褂、头顶瓜皮小帽、脚穿一双功夫鞋的老夫子形象,横跨几代香港人的回忆。王泽相信,《老夫子》漫画未来会以更多不同形式与港人见面,如“VR(虚拟实境)”游戏、动画、电子书等,希望勾起大众看老夫子的开心回忆,同时让老夫子继续与港人共同前进,数十年后继续珍惜这位老朋友。
中国的,《老夫子》是漫画家王泽的搞笑漫画作品,以描绘一名名为老夫子的虚构人物,呈现了1960年代以来华人的生活底蕴与人生百态。该作品受到中国香港及各地华人喜爱,除了平面书刊,还多次被拍成电视、电影、动画片和舞台剧。
当下,年近七旬的王泽依旧容光焕发,言行举止散发出幽默感。一边画画,一边继续建筑教学的王泽,很强调“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创作时没想太多成就,最重要是做想做的事,此生便没有白来这个世界。(完)
《老夫子》本身的故事有很多,讽刺笑话其实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有的故事,比如老夫子贪小便宜反受其害、赵先生势利眼结果得不偿失等等一类题材,是经常出现的,这属于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对某种社会现象和不足的讽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