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被谁灭的?1. 病死的。蜀汉灭亡。三月,刘禅被押到洛阳,降封为安乐公。2. 魏国还将他的子孙和旧臣50多人封侯,以笼络人心,稳定蜀汉局势。3. 刘禅却认为这是对他的很大恩典,感激不尽。4. 有一次,司马昭宴请刘禅君臣,命乐工吹奏蜀国音乐,歌女演唱蜀国歌舞。5. 在座的蜀国旧臣听了,那么,刘禅被谁灭的?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历史上的刘禅是安然离世的,蜀汉灭亡后,刘禅移居魏国都城洛阳,封为安乐县公。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余生。泰始七年(271年),刘禅去世,晋朝廷谥刘禅为思公。永兴元年(304年),刘渊起事,国号为汉,追谥刘禅为孝怀皇帝。
2、刘禅共育有7个儿子,其中三子刘琮在蜀汉灭亡前病逝,五子刘谌自尽,长子刘璿在去洛阳途中被杀,其他四个儿子随着父亲进驻洛阳,后在永嘉之乱被杀。
3、刘禅(shàn)(207年~271年),汉族,即蜀汉孝怀帝,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三国时期蜀汉末代皇帝(223年~263年在位),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
4、刘禅早年生于荆州,多次遭遇灾难,幸得大将赵云相救。刘备攻取益州,建立蜀汉后,册立为太子。章武三年(223年),继位为帝,年号建兴,信任相父诸葛亮,支持北伐战争。后期不理朝政,宠信宦官黄皓,国力走向衰弱。景耀六年(263年),魏国大将军司马昭派钟会和邓艾分兵攻蜀,刘禅投降邓艾。蜀汉灭亡后,刘禅被封为安乐公,和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
5、泰始七年(271年),刘禅在洛阳去世,享年六十五岁,谥号为思。西晋末年,匈奴贵族刘渊称帝,建立汉赵政权,追谥刘禅为孝怀皇帝。
历史上的刘禅是安然离世的,蜀汉灭亡后,刘禅移居魏国都城洛阳,封为安乐县公。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余生。泰始七年(271年),刘禅去世,晋朝廷谥刘禅为思公。永兴元年(304年),刘渊起事,国号为汉,追谥刘禅为孝怀皇帝。
扩展资料:
司马昭不杀刘婵的原因:
公元263年的时候,魏国将兵马分成了三路去攻打蜀汉,刘禅派了诸葛亮的儿子去抵挡抄小路过来的邓艾,最后,在绵竹战死。这时,姜维率领的军队还没有开始作战,但是刘禅听说魏军来了,很是害怕,便召集大臣商议对策。
于是有大臣建议他去投奔孙吴,但此时的孙吴也不如以前了。最后,他竟然采纳了大臣提议他投降于魏军的意见。于是他就将自己的双手反绑住,出城投降于邓艾,并且还让所有的蜀军都投降。之后刘禅被押到了洛阳,被封为安乐公,他的子孙和大臣也都分了职位,此时刘禅很是感激魏国不杀之恩。
一段时间以后,司马昭问刘禅是否想念蜀国,刘禅说这里的生活如此舒适,我一点都不想念。却隙听了以后对他说,如果以后司马昭再问你这样的问题,你就说我很想念蜀汉,因为祖先的坟墓还都在那里,并且做悲伤的样子。
于是在司马昭又一次问他这个问题的时候,刘禅就回答了却隙教他的这些话,司马昭说听起来像是却隙说的话,不像是你的话。
病死.
刘禅,被刘备立为太子。刘备于公元223年4月病死,他于同年5月继位,改年号为“建兴”。
刘禅庸碌无能。在位前期,主要依靠诸葛亮治理国政。几次出兵北伐,攻打魏国,均遭失利。自诸葛亮死后,蒋琬和费祎辅政,他们遵行诸葛亮的既定方针,团结内部,又不轻易用兵,曾一度使蜀国维持着比较稳定的局面。蒋琬、费祎之后,姜维执政,多次对魏用兵无功,消耗了国力。
而刘禅自诸葛亮死后,更加昏庸无道,贪图享乐,不理朝政,宦官黄皓乘机取宠弄权,结党营私,朝政日非,连姜维也因怕被害,自请到沓中(今甘肃甘南州舟曲西北)种麦以避祸。至此,蜀国的基础已大大动摇。
公元263年,魏国分三路进攻蜀汉,魏将邓艾抄小路攻入蜀中,刘禅派诸葛亮之子诸葛瞻阻击邓艾。诸葛瞻在绵竹战死,魏军进而逼近成都。这时,姜维率领的蜀军主力还在剑阁驻守,毫无损伤。后主一听敌军逼近,慌作一团,不知所措。急忙召集大臣商议。有人建议后主逃向南中地区(今四川南部及云、贵部分地区),但那里情况复杂,能否站稳没有把握。有人建议东投孙吴,但孙吴也日益衰弱,自身难保。光禄大夫谯周力主降魏,后主竟采纳降魏的建议,反缚自己双手,出城投降邓艾,并根据邓艾的命令,下令蜀军全部投降。
刘禅是病死的,活了65岁。他,蜀汉后主,刘备的儿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蜀汉的第二任皇帝。幼年经历坎坷,幸运地在大将军赵云的帮助下存活。刘备平定益州后,立他为太子。刘备去世后,他继承皇位,统治了41年。魏国进攻蜀国,刘禅投降。蜀国灭亡后,他被魏国封为安乐公,在洛阳病逝。
刘禅生平简介:公元207年,他出生于新野,是刘备的首子。次年,曹操的虎豹骑在长坂坡大败刘备,刘备抛下家人,逃难。幸亏有赵云保护,刘禅才得以逃脱,重回刘备身边。
公元219年,刘备封王,刘禅被封为太子。在占领蜀地后,刘备称帝,刘禅晋封为皇太子。刘备在世时,为他提供了丰富的书籍和习武机会。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刘禅在成都登基。根据刘备的遗诏,他一切事务听从丞相诸葛亮的安排。同年,刘禅娶张飞之女为妻,稳固了蜀中政权。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蜀汉国力逐渐增强。诸葛亮开始了北伐,但在多次无果后,他在渭滨病逝。随后,北伐军队在杨仪的指挥下撤回成都。公元238年到公元262年,刘禅从勤于政事,逐渐变得昏庸,再次重用宦官。
三国时期的刘禅,常被后人视为缺乏政治智慧的代表,但他却在洛阳安然度过了晚年,这一现象引人深思。刘禅,字公嗣,小名阿斗,是蜀汉开国皇帝刘备之子,继位为蜀汉的第二任皇帝。223年刘备去世后,刘禅继位,史称蜀汉后主。他在位41年,直至蜀汉灭亡,他投降魏国。后来在洛阳逝世,享年65岁。
刘禅继位后,初期由诸葛亮辅佐。诸葛亮去世后,蜀国国力渐衰。面对魏国的进攻,刘禅选择了投降,先是留在成都,后又被安置在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并封其子孙及臣子为侯,以稳定人心。尽管司马昭认为刘禅缺乏复国志向,但仍试探他是否对蜀地有留恋。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让人表演蜀地节目,蜀国大臣感伤,刘禅却显得很高兴。司马昭由此判断刘禅不足为患。
刘禅在位期间,朝政军事大权皆交予诸葛亮,自己并未实际掌握太多权力。他的这种自我克制,避免了内耗,也体现了他的“大事不糊涂”。蜀汉灭亡后,他选择投降,从军事角度出发,这是理智的选择,保全了百姓生命,也为蜀国遗民留下了生存的可能。
以上就是刘禅被谁灭的的全部内容,1、历史上的刘禅是安然离世的,蜀汉灭亡后,刘禅移居魏国都城洛阳,封为安乐县公。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余生。泰始七年(271年),刘禅去世,晋朝廷谥刘禅为思公。永兴元年(304年),刘渊起事,国号为汉,追谥刘禅为孝怀皇帝。2、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