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是不是卑鄙小人?这个理由是:刘邦即使是卑鄙的人,也不是“卑鄙的小人”,他哪都大,身材高大,耳朵也大,史书上说他“耳垂过膝”,想想看,耳朵大得都垂到脚上了,比猪八戒的耳朵还大呢;他的官也很大(那个时候好像没有官比他大),他的岁数就更大了,想想啊,他死的时候是62岁,到现在都两千多数了。那么,刘邦是不是卑鄙小人?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早年的刘邦不喜劳作,确有游手好闲的无赖之嫌,但他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剑而取得天下建立大汉基业,因为刘邦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与人友善,喜欢施舍,善交游,为人大度,心胸豁达,素有大志,能仗义行事,勇于承担责任,有领导才能。成功在于“能斗智时决不斗力”且情商高的刘邦知人善任具有高超的用人、驭人的领导能力即帝王权术。汉皇千古一英雄,休笑当年马上功。试问后来为帝者,谁人曾出范围中。楚强汉弱,可是战争的结局是楚败汉胜。
我觉得刘邦项羽都不是什么好人,项羽军队武力值很高,动不动就屠城,把战争的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即使现在看看史记里对项羽的描述简直令人热血沸腾。刘邦军队战斗力很低,据说连韩信的士兵都是没什么战斗力的,但是刘邦懂得人情世故,毕竟刘邦和项羽是结拜兄弟,刘邦比项羽大几十岁,武力不行但是玩起套路来比项羽强多了。两者也没有对错,如果是刘邦的粉丝就会觉得刘邦是在维护世界和平,把项羽这样的好战分子解决了。站在项羽的立场看,项羽是勇士,忠肝义胆,恩怨分明。
项羽有匹夫之勇,会打仗,但是为人孤傲,听不进别人的话,有点残暴,打下咸阳后,他烧了秦宫殿,就是火烧阿房宫烧了好像一个月,坑杀秦几十万士兵。而刘邦就是个假君子,不过有谋虑,善于用人,他打仗不行,但是会用人,他用的韩信就帮他打仗,萧何和张良帮他治国,但他心胸狭隘,容不得工程,疑心重,他怕韩信功高盖主,最后杀了韩信,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而且,刘邦私生活很乱,就是个色狼类型,他的有个老婆就是他勾搭回去的,最后被吕雉整惨啦。
谁说打下天下的一定是英雄。实际上开国之君往往是枭雄,而枭雄往往是做事不择手段的。历史上的刘邦就是这样一位枭雄。在和项羽的战争中刘邦一开始是占下风的。一次城破逃命时,刘邦两次把自己的亲生儿女从车上推下,好在车夫又把他们拉了上来。还有一次,刘邦的妻子和父亲被项羽抓住,项羽威胁要烹了刘邦的父亲。刘邦则笑着回答说,我们曾结义为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要烹你的父亲,别忘了分我一杯羹。可见,刘邦不但是个枭雄,而且还擅长无赖手段。
但刘邦打败项羽,得了天下。一是因为决策对头,二是因为用人得当。项羽手下缺少人才,只有一个范曾还被项羽气走了。韩信在项羽手下时也不受重视。刘邦则擅长识人用人,手下人才济济。刘邦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学家称为是“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豪杰人物。打天下靠得不是心地善良,为人正直,而是要凭借得力的下属和正确的战略战术。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
项羽是军事家,刘邦是政治家
军事家打天下,政治家守天下
除非项羽同时也是政治家,但可惜不是,最简单的一例,政治家都知道要得天下先得民心,项羽即使勇猛无敌至多只能受人崇拜而不能受人爱戴,他坑杀几十万降兵之举更是尽失民心
相反刘邦却尽是仁义之举,让老百姓确信,只要刘邦当皇帝,老百姓就有好日子过
当然,觉得刘邦是假仁义的人自然会说他是卑鄙小人了,但这里插一句,刘邦即使真是假仁义,做的都是笼络人心的事,他也辛苦了一辈子了,这天下给他老百姓也给得心甘情愿了.做老百姓最主要是太平,有好日子
至于知人善用更不用说,项羽不要韩信,刘邦却重用韩信,最后果然是韩信逼死项羽
知人善用说得不好听就是懂得利用有能之人,各施其职,刘邦本人也是一样,知道自己是政治家的料,是用人之人
想想毛主席的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真有傲视前人之势,也不无道理,毛主席既是军事家也是政治家
以上就是刘邦是不是卑鄙小人的全部内容,刘邦虽说也为灭秦做了贡献,成就了一番事业,但其杀功臣韩信,背信弃义,的确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只有两人相比,我认可项羽,跟这样的人虽说没有奖赏,但总不用使劲卖命,还要防着背后下刀子。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