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五虎上将VS东吴所有大将?言归正传,咱们还是先来说说很多人眼中的“文官”鲁肃,有没有资格入选东吴五虎上将。 之所以在“文官”二字上打引号,是因为鲁肃的文官形象,是《三国演义》写出来的,正史中的鲁肃,担任的一直是武职,他的武功在当时也算一流,甚至还得到了小霸王孙策的首肯:“植盾,引弓射之,矢皆洞贯……渡江往见策,策亦雅奇之。那么,三国五虎上将VS东吴所有大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三国志》中,蜀汉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合为一传:“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马超阻戎负勇,以覆其族;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这就是“五虎上将”的由来。曹魏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合为一传:“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这就是“五子良将”的由来。
再看东吴诸将,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十二个人挤在一个传记里,虽然也被陈寿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于是有了“江表十二虎臣”的说法。但是能在第一时间把这十二个姓氏之后的人名和事迹说出来的读者,还真是不多。于是我们只好精兵简政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东吴评选五虎上将,哪几位能够上榜?“文官”鲁肃是否有资格参评?如果东吴五虎将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领兵对决,哪一伙能胜出?
评选标准要统一,因为蜀汉五虎上将和曹魏五子良将,参评的都是“开国功臣”,也就是刘备和曹操创业时的伙伴,否则曹魏阵营的司马懿钟会邓艾、蜀汉集团的姜维都资格参评。所以咱们今天给东吴评选五虎上将,没见过孙策的就不算了(比如陆逊陆抗父子)——江东基业是江东猛虎孙坚和小霸王孙策打下来的,孙权似乎有坐享其成的嫌疑——此人也是颇有雄才大略和不要脸精神的。
在汉末三国时期,东吴有江表之虎臣,也即孙吴十二位将领的合称,按照正史《三国志》为其列传的顺序依次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江表之虎臣人数众多,但是,说到人气和知名度上,还是蜀汉五虎上将和曹魏五子良将更胜一筹。一方面,就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指的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后将军徐晃,也即是曹氏、夏侯氏之外的曹魏名将。与此相对应的是,就蜀汉五虎上将,则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这五位知名武将。那么,问题来了,在汉末三国时期,蜀汉五虎上将和曹魏五子良将之间共有几次交手,哪边更厉害呢?
一
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在汉末三国时期,曹魏五子良将和蜀汉五虎上将之间,共有三次直接的较量。在这三次较量中,蜀汉一方取得了两胜一负的战绩,而就曹魏一方来说,自然是一胜两负了。一方面,在襄樊之战中,蜀汉五虎上将之一的关羽,分别和于禁、徐晃这两位将领交手了。具体来说,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围攻吕常于襄阳、围攻曹仁于樊城。在襄樊之战中,曹仁面对强大的关羽,只能坚守待援。于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督领七军,共三万人,去樊城协助曹仁。
在《三国演义》中,蜀汉五虎将论武艺都属于超级猛将的行列,而李严的武力值仅次于五虎将,在蜀汉军中也是佼佼者。而东吴十二虎臣则都是东吴军队勇猛善战的武将,冲锋陷阵的主力。如果蜀汉五虎再加上李严,在两军阵前遇到了东吴十二虎臣,双方对阵厮杀,哪方能够获胜呢?咱们就通过战绩来分析一下,先列出双方的成员,然后分组进行对抗。
蜀汉组合: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李严。
东吴组合:甘宁、凌统、周泰、韩当、程普、黄盖、丁奉、徐盛、蒋钦、潘璋、董袭、陈武。
一、关羽VS甘宁+凌统
大家注意到,东吴最强的猛将太史慈并不在十二虎臣之内。如果单论战绩的话,甘宁的战绩要比太史慈好很多,但甘宁唯一令人诟病的是他的战斗生涯中并没有遇到一个堪称强悍的敌人。所以说,我们将甘宁定性为实战型战将,而他的单挑能力应该不会比太史慈更高。太史慈的武艺大家都知道,合淝一战中与张辽大战七八十合不分胜负。甘宁的战斗力也大致在这个水平线上。凌统也曾经在濡须口之战中与张辽交锋五十合打平,孙权担心其有失而鸣金收兵,可知凌统武力值当略低于张辽。
关羽毫无疑问属于超级猛将的行列。土山一役,曾经独自挥刀杀退许禇与徐晃的联手夹攻。甘宁和凌统的武力值都不高于张辽,自然低于许禇与徐晃的合力。
魏蜀吴三国鼎立,曹魏五子良将,蜀汉五虎上将,他们的事迹大家耳熟能详。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孙权能够跟曹操刘备分庭抗礼,成为三国三巨头之一,实力甚至可能还要比刘备强一些,他麾下就没有几位能征善战之将吗?
细看三国正史和根据正史扩展而来的《三国演义》就会发现,东吴至少有五位悍将堪比曹魏五子良将和蜀汉五虎上将,这些人经常被称为“江表虎臣”。这五位悍将有两位是尽人皆知的,但是也有三位好像被人忽视了,而在正史记载中,这五人至少有一人不惧关羽,还有两人在某些方面比黄忠黄汉升还要强一些。
一提起东吴名将,抛开统帅级别的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人们首先会想到东莱太史慈和甘宁甘兴霸。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连“曲阿小将”也因为那一战而名扬天下。除了双戟堪比典韦,太史慈的神射之术,也是要胜过黄忠一筹的——即使是用《三国志》里的太史慈跟《三国演义》里的黄忠相比,也是太史慈胜出——为了证明东吴悍将的强悍,关于他们的记载,全部取自正史《三国志》。
太史慈在东吴地位相当高,他在《三国志》中跟刘繇士燮合为一传,仅在东吴历代主人之后,排在妃嫔和宗室之前,当然也在周瑜鲁肃之前。
太史慈的神射之术,那可是连敌人也为之喝彩的:“慈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
魏蜀吴三国鼎立,曹魏五子良将,蜀汉五虎上将,他们的事迹大家耳熟能详。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孙权能够跟曹操刘备分庭抗礼,成为三国三巨头之一,实力甚至可能还要比刘备强一些,他麾下就没有几位能征善战之将吗?
细看三国正史和根据正史扩展而来的《三国演义》就会发现,东吴至少有五位悍将堪比曹魏五子良将和蜀汉五虎上将,这些人经常被称为“江表虎臣”。这五位悍将有两位是尽人皆知的,但是也有三位好像被人忽视了,而在正史记载中,这五人至少有一人不惧关羽,还有两人在某些方面比黄忠黄汉升还要强一些。
一提起东吴名将,抛开统帅级别的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人们首先会想到东莱太史慈和甘宁甘兴霸。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连“曲阿小将”也因为那一战而名扬天下。除了双戟堪比典韦,太史慈的神射之术,也是要胜过黄忠一筹的——即使是用《三国志》里的太史慈跟《三国演义》里的黄忠相比,也是太史慈胜出——为了证明东吴悍将的强悍,关于他们的记载,全部取自正史《三国志》。
太史慈在东吴地位相当高,他在《三国志》中跟刘繇士燮合为一传,仅在东吴历代主人之后,排在妃嫔和宗室之前,当然也在周瑜鲁肃之前。
太史慈的神射之术,那可是连敌人也为之喝彩的:“慈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
以上就是三国五虎上将VS东吴所有大将的全部内容,论武力的话,五虎上将属于超一流猛将,在三国演义中属于第一序列;五子良将属于一流武将,在三国演义中属于第二序列;东吴三大虎将属于一流猛将,在三国演义与五子良将处于同一水平,而东吴十二虎臣有六人属于一流猛将,属于第二序列,另有六人属于二流猛将,属于第三序列。五虎上将 一、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