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是个什么将军又是一个什么将军?赵国将军廉颇生平简介他是赵国的一位将军,作战勇敢,为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廉颇也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纵观廉颇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廉颇京剧形象在第一个时期,也就是赵浩棋会文时期,廉颇因其勇猛善战得到了赵浩棋会文的认可和重视,被封为上卿。当时尚卿是最高官职。廉颇不辱使命,那么,廉颇是个什么将军又是一个什么将军?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廉颇是中国史上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之一,和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但其战绩和另三位相比,却只是平平战绩。廉颇从军没有拿得出的战绩,何以被评为名将?如按功绩相比较,廉颇无法被称为名将。
廉颇,廉大将军,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无比高大的,然而,那是文学,是舞台,也就是说,高大的英雄廉颇,只是个艺术形象,而历史上那个真实的廉颇与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相差很远的。廉颇的原始事迹几乎全出自《史记》,特别是专门为他设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要想了解真正的廉颇,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这些原始的东西,而不应该受到文艺作品的影响。
大将军廉颇攻齐、魏、燕等弱小国家,可谓是战绩赫赫,但是面对主要敌人秦国,就不是这样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赵王又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结果是赵奢大破秦军,打了胜仗。同样是道远险狭,在赵奢看来是胜利的条件,而在廉颇看来却是不能出兵的理由。在秦军面前,畏惧不前的廉颇与赵奢的对比是多么鲜明啊!
司马迁既然是专门为廉颇作传,就不可能掩其战绩而不书的,然而,记廉颇的对秦作战仅仅一次,就是秦赵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
廉颇,(公元前327年-公元前243年).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主要活动在赵惠文王(前298—前266)、赵孝成王(前266—前245)、赵悼襄王(前245—前236年)时期。廉颇墓,位于今安徽省寿县八公山纪家郢放牛山之西南坡,俗称“颇古堆”
历史传记
赵惠文王初,东方七国以齐最为强盛,齐与秦各为东西方强国。秦围欲东出扩大势力,赵国当其冲。为扫除障碍,秦王曾多次派兵进攻赵国。廉颇统领赵军屡败秦军,迫使秦改变策略,实行合纵,于惠文王十四年(前285年)在中阳(今山西中阳县西)与赵相会讲和。以联合韩、燕、魏、赵五国之师共同讨伐齐国,大败齐军。其中,廉颇于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今山东郸城县西,本为魏国领地,后属齐),威旗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越居六国之首。廉颇班师回朝,拜为上卿(上卿为当时最高级的文官,相当于后来的宰相),秦国虎视赵国而不敢贸然进攻,正是慑于廉颇的威力。此后,廉颇率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 周赧王三十二年(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曾得和氏璧,强秦愿以十五城换之,赵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仅仅是宦官缪贤门下的“舍人”。
通过负荆请罪的故事,很多人认识了性格直率、知错就改、忧国忧民的廉颇。那么,廉颇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么死的?他又有哪些故事呢?下面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廉颇简介
廉颇是赵国的将领,此人骁勇善战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廉颇也被称为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纵观廉颇一生,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就是赵惠文王时期,廉颇骁勇善战得到赵惠文王的认可和重视,将他封为上卿,当时,上卿是最高的官位。而廉颇也不辱使命,立下了战功无数,并且阻止了秦国来犯,为赵国的国家安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一时期,廉颇和好友蔺相如一起,为赵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第二个时期便是赵孝成王时期。赵惠文王去世后,儿子赵孝成王成为赵国的君主,期间,赵国和秦国因为争夺上党地区而发生了战争,廉颇率领赵军出战。因为廉颇处在不利位置,加上战争难度比较大,几次正面交手都失败了。
廉颇
赵孝成王急功近利,于是便派遣赵括前去代替廉颇,赵括只是纸上谈兵,并没有多少实战经验。所以,赵军很快败下阵来,这次的战争让赵国损失了很大的兵力。
第三个时期便是赵悼襄王时期。赵悼襄王上位后,因为听信郭开谗言,罢免了廉颇,廉颇因为受到排挤,一气之下投靠了魏国,结果魏国的君主对廉颇有疑心,也不敢任用他,期间,赵王派侍卫来打听廉颇的下落,还想任用他。
廉颇,战国八将领之一,赵国人,主要活动是在赵惠文王 (前298-前266年)、赵孝成王(前265-前245年)、赵悼襄王(前 244-前236年)时期。
赵惠文王初,东方六国以齐最为强盛,齐与秦相争,各为东西帝。秦国欲东出扩大势力,赵国当其冲要。为扫除障碍,秦昭襄王(前306-前251年)曾多次派兵进攻赵国。赵之良将廉颇统领赵军屡屡击败秦军,迫使秦改变策略,实行合纵政策,于惠文王五十四年(前258年)在中阳(今山西中阳县西)与赵相会讲和。以后,秦国联合韩、燕,魏、赵五国之师共同讨伐齐国,大败齐军。其中,廉颇于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带赵军伐齐,长驱汉入齐境,攻取阳晋(今山东郓墟县西),威镇诸侯,而赵国因之越居六国之首。廉颇班师回朝,拜为上卿,秦国虎视赵国而不敢贸然进攻,正是慑于廉颇的威力。
后来,秦昭王提出以十五城易赵之和氏璧,又约赵王渑池相会,都不过是借敌以试探赵之虚实而已。在廉颇设兵以待秦的密切配合下,蔺相如出色地取得了外交斗争的胜利,粉碎了秦的阴谋,维护了赵国的尊严,由于功大,蔺相如升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对于出身微*,徒以口舌之劳而跃居自己之上的蔺相如,廉颇由于居功自傲而不能理解,认为自己有攻城野战之功,屈居其下是一种耻辱,为发泄不满,他放言:如见到相如,必要侮辱他。
赵国将军廉颇生平简介
他是赵国的一位将军,作战勇敢,为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廉颇也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纵观廉颇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廉颇京剧形象
在第一个时期,也就是赵浩棋会文时期,廉颇因其勇猛善战得到了赵浩棋会文的认可和重视,被封为上卿。当时尚卿是最高官职。廉颇不辱使命,屡立战功,阻止了秦国的入侵,为赵国的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廉颇和他的朋友们为赵国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二个时期是赵统治时期。惠文帝赵浩棋死后,他的儿子赵浩棋程潇成了赵国的君主。这期间,赵国和秦国为争夺上党地区发生了战争,廉颇率领赵军参战。由于廉颇处于不利地位,加之战事艰难,数次失败。赵王乘急功近利,派赵括代替廉颇。赵括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多少实际经验。所以赵军很快就输掉了这场战斗,这场战争也让赵损失了不少兵力。
第三个时期是赵浩棋稻香时期。赵翔国王登基后,因为听信了郭凯的谗言,就把廉颇革职了。廉颇因为被排挤而投靠了魏国。结果,魏国的君主对廉颇产生了怀疑,不敢任用他。这期间,赵王派侍卫打听廉颇的下落,想任用他。可是侍卫被一个汉奸收买,回去说廉颇老了,不能再带兵打仗了,赵王对廉颇没用了。后来,楚国的国君知道廉颇在魏国,就派人把他带到了楚国。
以上就是廉颇是个什么将军又是一个什么将军的全部内容,廉颇是赵国的将领,此人骁勇善战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廉颇也被称为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纵观廉颇一生,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就是赵惠文王时期,廉颇骁勇善战得到赵惠文王的认可和重视,将他封为上卿,当时,上卿是最高的官位。而廉颇也不辱使命,立下了战功无数,并且阻止了秦国来犯,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